吳黻的父親是誰?大家猜猜看。
吳微,潛江縣白袱鄉(xiāng)人(1322-1413)享年91歲,泰伯90世,元未明初紅巾軍叛亂,避戰(zhàn)亂,1341年遷索河定居。吳微漢陽府郡守程君端的女婿,漢陽索河吳氏始遷祖。
吳云,(1308-1375)字友云,號宣興,江蘇宜興清泉鄉(xiāng)人,明朝湖廣參政,1356年在南京被俘,元朝降將。朱元璋要其出使招降元朝梁王時,在云南被同行的鐵知院殺害于云南沙塘口,梁王念其忠烈送遺骸到四川給孤寺安葬。后其小兒子吳黻任知縣時將父親的遺骸從四川給孤寺帶回老家江夏金口安葬。1491年5月,追贈刑部尚書,謚忠節(jié),修墳建祠記念。
崇本堂吳氏家譜記載吳黻,始遷祖吳微的次子,字仲章,生于1366年。1405年鄉(xiāng)試第七名中舉,1407年任安南涼江府南策州州判。妻子易氏(1366-1454)87歲葬索河,1420年去南京赴任時遇疾葬今南京城外,次年54歸葬里中。吳黻是吳微的次子。吳黻的長子吳寧(1401-1426)次子吳容(1407-1493)秀才,享年86歲。
湖廣通志記載1405年漢陽人吳黻中舉,任州判。
家譜記載吳黻的次子吳容,字宏度,稟貢生,相當(dāng)1407年,出生于應(yīng)天府上元縣國子監(jiān)長街珍珠河(今南京珍珠河旁)。因父親吳黻遇疾而亡,哥哥吳寧25歲英年早逝,寧妻石氏,無子。1427年吳容賣了南京房子,帶母親易氏,妻子郭氏(1405-1480),嫂子石氏(1401-1455),吳黻,吳寧的遺骸歸葬索河,并回家鄉(xiāng)漢陽索河守孝,遠離官場爭斗,開枝散葉,教書育人,卒于1484年。
歷史記載吳黻是吳云的小兒子。吳黻在南京國子監(jiān)學(xué)習(xí),云南收復(fù)后,朝庭才知吳云被殺。吳黻上報朝庭將父親吳云的遺骸從四川拉回家鄉(xiāng)江夏區(qū)金口安葬,1491年明朝為吳云建祠立碑。吳黻亡于1427年越南叛亂,交趾知縣吳黻戰(zhàn)死,明朝對越南統(tǒng)治了20年,以失敗告終。
吳云曾在許真君廟留下一首詩:微斯人吳其為沼,賴此老海不揚波。
又廣水吳店吳氏講吳黻是始遷祖,并立了吳云碑像。江夏金口吳云葬哪里?江夏區(qū)金口留云亭是明初期建的,并改名,是否是紀念吳云的?歷史的真相讓后輩去猜想、去證實、去發(fā)現(xiàn)、去回味,家譜文化在信息化發(fā)展的今天,不斷的完善和發(fā)展。發(fā)掘家譜文化,實現(xiàn)真正的尋根問祖。
交趾知縣吳黻應(yīng)該是我們的祖先,因為漢陽人吳黻中舉,任越南南策州州判有記裁,升知縣的是最可能的。家譜記錄升河南許州牧,應(yīng)該是在越南戰(zhàn)亡后升的虛擬官職,遺孀好多拿俸祿。大兒子吳寧正好死于越南叛亂那一年。當(dāng)時出遠門做官,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死在越南,死亡時間也不知道,所以這只是我的觀點,參考一下。


作者:吳超柱
編發(fā):邱 萍
審核:小 艾
下一篇:吳臘保:尋根問祖簡述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