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吳氏分支于公元1297年左右從中國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和中國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遷徙至桂陽縣。
據(jù)譜書記載整理,本支吳氏始祖【道希公】,【道希公】之曾祖父【三省公】世居安徽之休寧西鄉(xiāng)北園上山之故宅,當宋之時,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己丑歲,省公明經(jīng)及第,授佐騎尉將軍,次授福建漳浦令,夫人汪氏生子【元進】,宋光宗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壬子歲,承恩除將仕郎,初授福建泉州晉江縣尉,次知泉州同安縣,夫人游氏生子【德政】,宋寧宗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丁丑歲,授武威將軍,辟掌書記,守山東臨淄縣(今淄博市臨淄區(qū)北),恭人汪氏生子【道希】,宋理宗寶佑三年(公元1255年)乙卯歲,授承事朗,應(yīng)丙舍,恭人朱氏生子二:長子【時望】,次子【云望】。
【時望公】字傅霖,宋度宗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戊辰歲,任漳州判官,偕夫人劉氏卜居于安徽之太和縣,生子【小三郎】,仕徽州,厥后隱居不仕,偕儒人汪氏汪氏越三湘四水于徒居于桂北石門山村。【小三公】生子三,長子【大十一郎】繼遷東莊,派衍灣溪坊、王家田、沙溪嶺、河家沖、窯嶺下、兵家里、井頭、藍山石板崗等處,次子【四十八郎】遷居吳家沖,派衍戊山頭,三子【幼十八郎】生子一【顏清公】,【顏清公】生子三,長子【壽卿公】,派居桂南之溪口、竿竹山、仁義圩,次子【光卿公】派居桂西之小瀧溪、楠木塘、斗余、石壁下,三子【瑞卿公】居祖居石門山,派衍昭坪、太坪田、白源頭、對門、下黃田、半山、高陂頭、王下、瀧下等處。
【云望公】字施澍,宋度宗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戊辰歲,任川開縣教論,揩夫人杭氏擇居于江西之泰和縣鵝頸塘,自此與兄弟分居兩省,各立基業(yè)。【云望】生子【祝三】,【祝三】生子【次十二郎】,【次十二郎】生三子,長子【春山】學名【孝光】,次子【秦山】學明【孝明】,三子【奉山】學名【孝仁】。元朝元貞三年(公元1297年)丁酉歲,【春山公】偕夫人杜氏,【秦山公】偕夫人封氏,昆季均由江西泰和縣直徒桂陽西北鄉(xiāng)竹溪坊定居開創(chuàng)基業(yè)。【奉山公】留居江西泰和縣鵝頸塘繼承祖業(yè),至今閥閱宏開。【孝光公】后嗣失考,【孝明公】生四子,長子【十三郎】,次子【十八郎】,四子【五十一郎】,三公后嗣均失考。三子【三十一郎】(嫩鴻)生二子,長子【高叟】更遷大溪下,次子【興叟】戶派羅塘。
負責人:吳慶敏 QQ:123518898
下一篇:湖南永州冷水灘吳氏起源探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