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勾吳與句吳是同一歷史實體的不同表述,均指春秋時期的吳國。句吳,是吳國的正式國號,史籍記載。例如《史記》中明確記載吳國的國號為“句吳”,并提到其始祖泰伯在太湖流域建立吳國時使用的就是這一名稱。這一名稱體現(xiàn)了泰伯、仲雍南遷后的文化認(rèn)同與歷史演變。另外,吳國被稱為“勾吳”的原因主要與歷史和文化背景相關(guān):
一,“勾”與“吳”的含義
1,“勾”在古越語中意為“王”,而“吳”則與“吾”同音,表示“我”或“我們”或“吾王”,是對泰伯的尊稱。而非特指國家君主。
2,另一種解釋認(rèn)為,“勾"可能是古越語中的發(fā)聲詞,而“吳”則是國號,合起來表示“吳國”。
二,泰伯的建國與命名
1,泰伯讓位于其弟季歷,從陜西周原南奔至江南無錫梅里建立政權(quán),自稱“勾吳”國家。這一名稱既體現(xiàn)了泰伯對當(dāng)?shù)卦饺说淖鹬兀脖砻髁颂┎鳛轭I(lǐng)導(dǎo)者的身份。
2,泰伯選擇“吳”作為國號,可能與陜西吳山有關(guān)(今榆林市榆林區(qū)),象征不忘本源,同時也與當(dāng)?shù)卦轿幕诤稀?/span>

三,勾吳的由來
泰伯自號勾吳,根據(jù)《史記·吳泰伯世家》記載,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泰伯與弟仲雍遷居江南后,自號“勾吳”。這一稱號源自古越族語言,“勾”為吳地的方言發(fā)音(現(xiàn)代漢語中演變?yōu)椤皡恰保砥涞赜蛭幕卣鳌?/span>
綜上所述,勾吳與句吳是同一歷史實體的不同表述,前者是后者的俗寫形式,兩者在歷史、文化和文獻中均指向春秋時期的吳國。“勾吳”的命名既體現(xiàn)了泰伯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中原文化與江南越文化的融合,成為吳國歷史的重要象征。對于進一步了解吳國歷史,可以深入研究吳國都城位置、吳文化起源以及泰伯南奔荊蠻等主題。

圖文:吳臘保
編發(fā):吳曉婉
審稿:吳小艾
審核:吳合林
上一篇:謁梅里泰伯廟---吳臘保
下一篇:慶元月山譜《吳氏歷譜序》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