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自吳三桂反清以后,州山吳氏族人怕受株連,就把載有吳三桂祖宗姓名的老家譜燒了,又趕緊修了一部新的家譜。因此,自康熙至道光一百五十余年間,州山吳氏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源是哪里,只知道一世祖蛇頭太公是元末逃難來到里莊的。于是,就有州山族人猜測,自己的祖先可能是陳友諒的后代、張士誠的后代,更有人大膽推測說是元朝皇室的后代。傳說的故事是這樣的:
州山一世祖逃難來到州山后,躲到一座破廟里,想起自己朝不夕保的逃難生活,不由自主地向菩薩訴起苦來。他說:“我家七世忠良,看面相的人說,到我這一代應(yīng)該出皇帝了。現(xiàn)在到好,不但皇帝沒當(dāng)上,連太平飯都吃不上,整天東躲西藏的。難道上天不知道嗎?”
說著說著,一世祖就在廟里睡著了。菩薩托夢給他,說:“你家七世忠良上天是知道的,但現(xiàn)在真命天子是八世忠良。八世忠良一出現(xiàn),只好委屈你這個七世忠良了。但從現(xiàn)在開始,你不用再逃難了,就在這里住下來,你的子子孫孫將來會跨州連郡、出將入相,出大官大府的。”
從此,州山吳氏就在州山腳下定居下來。但至臨死前,一世祖還不敢向子孫說出自己的真實(shí)身世。快斷氣時,子孫們都圍在他的旁邊,一起問一世祖我家到底姓啥?一世祖這時已經(jīng)發(fā)不出一個完整的音節(jié)了,只是連續(xù)哼了幾聲“唔、唔、唔.....”。(“唔”是紹興方言,發(fā)音如人臨死前的喘氣聲)。子孫們誤以為自己祖宗姓“唔”,所以一直對外界說自己姓“唔”,這就是州山姓吳讀姓“唔”的由來。
后來,州山吳氏果真如菩薩所言飛黃騰達(dá),子孫蔓延到省外的沈陽、北京、天津、廣州、無錫等地以及紹興縣內(nèi)的余渚、信心、銅井、黃山嶺、九板橋、福年山等,成了明、清兩代的著名大族。
上一篇:清威略將軍吳英年譜考略與其他
下一篇: 吳世萬公出生年之考證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