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經(jīng)史典籍,令后人心向往之。那么你知道中國古代吳姓大畫家有誰嗎?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同穿越時空,追尋筆墨縱橫間,獨步書畫界的吳氏圣賢。

第一位名垂千古的就是唐代“畫圣”吳道子,他對后世的人物畫、雕塑以及山水畫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著名畫家有元代的吳鎮(zhèn),明代畫家吳偉,康熙年間擅長畫山水的吳友如,近代著名畫家吳昌碩等。
在中國藝術(shù)史上,有三位藝術(shù)家被戴上“圣”的桂冠:一位是晉代王羲之,被譽為“書圣”;一位是唐代杜甫,被譽為“詩圣”;還有一位被譽為“畫圣”,那就是唐代的吳道子。其畫線條遒勁雄放,變化豐富,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游絲描的細筆,發(fā)展了線描的藝術(shù)方法,故表現(xiàn)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節(jié)奏感,被人們稱為“吳帶當風”。
吳道子,畫史尊稱他為吳生,又名道玄。他一生主要活動在唐朝開元、天寶年(713~755年)。吳道子出生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幼年失去雙親,生活貧困,他曾跟從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后跟隨張僧繇學習。迫于生計,他曾向民間畫工和雕匠學習。由于他刻苦好學,才華出眾,20歲時就已經(jīng)很有名氣了。唐玄宗把他召入宮中擔任宮廷畫師,為他改名道玄。他成為御用畫家,沒有皇帝的命令,不能擅自作畫。這一方面對他這樣一位平民意識很強的藝術(shù)家來說是一種約束和限制,另一方面又使他獲得了最優(yōu)厚的條件,不再浪跡江湖;而且利用這種條件,他可以施展自己的藝術(shù)才華。吳道子性情豪爽,不拘小節(jié),作畫時必須喝酒,因此,他經(jīng)常是在酒醉中作畫。傳說他描繪壁畫中佛頭頂上的圓光時,不用尺規(guī),揮毫而就。在龍興寺作畫時,觀者圍得水泄不通。他作畫速度很快,像一陣旋風,一氣呵成。
當時的都城長安(今西安市)是全國文化中心,匯集了許多著名的文人和書畫家。吳道子經(jīng)常和這些人在一起,這使他的技藝不斷提高。有一次在洛陽,他同書法老師張旭和善于舞劍的裴將軍相遇,他觀看裴將軍持劍起舞,左旋右轉(zhuǎn),神出鬼沒,變化萬端,很受啟發(fā),吳道子即興在天宮寺墻壁上作畫,畫了一幅壁畫,畫時筆走如飛,颯颯有聲,頃刻而成。隨后張旭老師又在墻壁上作書。使在場數(shù)千名觀眾大飽眼福,有人高興地贊嘆:“一日之中,獲觀三絕!”還有一次,唐玄宗要看嘉陵江的景象,派吳道子去寫生。吳道子回來后,讓人準備了一匹素絹,僅用了一天時間,在大同殿上畫出嘉陵江三百里風光。唐玄宗贊嘆不已,認為和李思訓用幾個月工夫畫成的嘉陵江山水一樣美妙。吳道子是一個多產(chǎn)的畫家,他的作品數(shù)量很多。
據(jù)記載,他曾在長安、洛陽兩地寺觀中繪制壁畫多達300余幅,奇蹤怪狀,無有雷同,尤以《地獄變相》聞名于世。
吳道子的繪畫被民間畫工尊稱“祖師”,人物繪畫“冠絕于世”。蘇軾曾稱贊他的藝術(shù)“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吳道子的繪畫無真跡傳世,傳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圖》可能為宋代摹本,它所表現(xiàn)的是釋迦牟尼降生為凈飯王子以后(凈飯王是古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的國王),其父凈飯王抱他拜謝天神的佛經(jīng)故事。從中可見吳道子的基本畫風。另外還流傳有《寶積賓伽羅佛像》《道子墨寶》等摹本,莫高窟第103窟的《維摩經(jīng)變圖》,也被認為是吳道子的畫作。
吳道子的山水畫,畫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編發(fā):吳文蕾
審稿:吳小艾
審核:吳合林
上一篇:已經(jīng)是第一篇
下一篇:洪湖吳氏漢繡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