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之妻吳瓊
吳忠強(榮祥) 整理
吳瓊(1024~?)北宋江西金溪縣柘崗(今陳坊積鄉(xiāng))人。出身仕宦之家,柘崗吳氏一世祖吳謙為南豐始祖吳宣之孫,吳謙生德筠,德筠生二子一女,長敏,次畋,女適南豐曾易,為曾鞏(唐宋八大家之一)之母;吳敏淳化三年(992)進士,官尚書都官員外郎,為人孝友忠信,鄉(xiāng)里稱長者,官尚書屯田員外郎。生四子:芮、蕡、蕃、蒙,吳芮、吳蒙皆為進士;吳畋,畋之長女,為江西臨川進士王益夫人,乃王安石之母。吳瓊為吳芮之女,自幼聰慧,能詩善文。和王安石為姑表兄妹關系。
王安石13歲時因與父親在家為新喪的祖父守孝三年,與柘崗諸表兄妹同窗共讀。故此和表妹吳瓊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后來,由族中長輩做主,王安石和吳瓊成親,婚后生活和美。后隨夫宦游,相夫教子,嚴謹治家,其子女長成后,皆博學多才。吳瓊文采綺麗,曾留下一篇傳世的小詞,詞中如是寫到:“待到明年重把酒,攜手,哪知無雨又無風”。從這句詞中管中窺豹,吳瓊的確是一位飽有才學的女性,宋人筆記多處有“荊公妻吳夫人最能文”的記載。 王安石后來官至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同宰相,政績顯著。夫人吳瓊妻憑夫貴,獲封“荊國夫人”。
吳瓊一生給丈夫王安石生育三子三女,長女和幼子早夭,長子王雱(1044—1076年),字元澤,與叔父王安禮、王安國并稱“臨川三王”。年少聰敏,擅長作書論事。治平四年(1067年)中進士,初任旌德縣尉。宋神宗時,憑借父親王安石的地位,出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擢為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累遷龍圖閣直學士,因病辭職。熙寧九年(1076),去世,時年三十三歲,獲贈左諫議大夫。政和三年(1113年),追封臨川縣伯。著有《論語解》《孟子注》《新經(jīng)尚書》《新經(jīng)詩義》《王元澤爾雅》《老子訓傳》《南華真經(jīng)新傳》《佛書義解》《詩義》《書義》。
次子王旁,字不詳。作詩有唐人風范,娶龐氏,生有一子王桐。后王旁患精神疾病,想法設法要殺死妻子龐氏,王安石憐龐氏無辜,就把龐氏再嫁他人。
二女兒成年后嫁給了王安石同僚吳充之子吳安持,其子吳侔,官至大理評事,由于聽信了術士張懷素的妄言,伙同堂哥吳儲一起暗中籌謀造反之事,敗露后此二人遭凌遲處死,家人也受到牽連,吳安持被判死緩,褫奪統(tǒng)統(tǒng)官職和稱呼,押往潭州羈系;母親吳王氏靠著王安石之女的身份,從輕發(fā)落,送承平州羈管;弟弟吳撰押送道州羈管。
幼女頗知書,能詩詞,嫁給了蔡京的胞弟蔡卞,出嫁時,其母吳瓊裁天下樂暈錦(即燈籠錦)為嫁妝,太皇太后也很喜歡她賜價值數(shù)十萬珠褥,奢侈之名傳遍汴京。婚后,常與蔡卞討論國事,蔡卞同僚吐槽:“我們每天所奉行的,都是他們的唾沫星子啊。“后來蔡卞官拜尚書右丞,家宴上一優(yōu)人取笑:“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帶”,一時傳以為笑。后累封福國夫人。
王安石去世后,留下遺產(chǎn)很少,晚年吳瓊有時需要依靠小女接濟生活。無病卒,享年75歲以上。
上一篇:王安石之母——吳氏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