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飛鳳 ( 1847一1916 ) 諱 寧海,字丹山、四川省順慶府鄰水縣合流場向家嘴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 甲戍科二甲第四名武進士。歷任:(北京乾清門)三等花翎侍衛(wèi)、甘肅慶陽營游擊、陜甘督標右營參將、寧陜營參將、授振威將軍副將補用參將固原游擊、督標右營參將等職。
個人履歷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歲(1847)二月二十一日,吳飛鳳出生于順慶府鄰水縣西合流場向家嘴。年幼時聰明好學,刻苦耐勞。同冶十二年(1873),以武生中鄉(xiāng)試第47名武舉。
清同治十三年(1874),會試中第7名武貢士,因武藝出眾被欽點為甲戌科二甲第4名武進士,授花翎侍衛(wèi)在乾清門當差至光緒丙子二年(1876)回家省親。此時,祖業(yè)已失。光緒四年(1878年)吳飛鳳繼續(xù)回京效力。
光緒七年(1881)四月任期滿,經(jīng)兵部引見奉旨“著以游擊”用欽旨。光緒十四年(1888)呂太夫人辭世,吳飛鳳回鄉(xiāng)丁優(yōu)。守制期滿,光緒十六年庚寅(1890)有云陽武舉彭鴻逵在京都,吳飛鳳作合伊本縣楊琢溪的三女。光緒十七年(1891),吳飛鳳原配夫人余氏去逝。吳飛鳳留京至光緒十八年(1892)在京都效了一已有十余年,同年五月二十五日選補為陜西提屬固原城守營游擊。潤六月到營任職。是歲冬,吳飛鳳的次子到云陽迎接楊夫人回鄰水隨后護送至陜西固原城。
光緒二十一年(1895)九月,蒙寧夏將軍鐘泰調(diào)寧夏有管帶振威軍左翼成軍分防寧安堡。次年六月,分散守防。七月轉(zhuǎn)固原,十五日復(fù)任。
光緒二十六年(1900)三月十二日,誥封振威將軍。
光緒三十年(1904)正月,代理慶陽營游擊事務(wù)。是年5月17日,陜甘總督崧蕃上奏請以:吳飛鳳補授督標右營參將。九月初,奉兵部奏文:“升督標右營參將。
光緒三十四年(1908)六月,調(diào)任陜甘漢中鎮(zhèn)寧陜營參將。清朝1911年滅亡,解甲歸鄉(xiāng),常住鄰水縣合流場向家嘴(現(xiàn)先鋒村5組)。
民國五年(1916),在牟家坪黎家寨帶鄉(xiāng)丁清剿劫匪激烈的戰(zhàn)斗中不幸陣亡,時年70歲。葬于牟家坪新房子(現(xiàn)牟家鎮(zhèn)羅興村)
其他資料記載:
清范壽栴《廉讓閑居日記》:“初七日,晴。吳丹山來談。李秋潭來”
吳飛鳳(配余氏)親屬成員
天祖(入川祖)吳吉榮祖母謝氏。系康熙49(公元1710)年由廣東省韶州府乳源縣鮮家坊入川。
高祖 吳昌一 祖母 朱 氏
曾祖: 吳富倫 祖母 謝 氏
祖: 吳貴壽 祖 母 荊氏
父: 吳永健, 母 呂氏
吳飛鳳:號丹山(族名:吳寧海)
兒子: 吳 康 敬 兒媳 余氏
孫子: 吳 祝安 孫媳 劉氏
吳延安 文會蘭
曾孫:吳貞 媳:鄒成英
吳尚 艾桂珍
吳元和 梅玉清
吳元木 蘇瓊英
吳元義 聶華珍
吳元忠 周碧珍
玄孫 吳開國 媳:熊華蘭
吳長生 胡學輝
吳開雄 段建碧
吳開明 余建鋒
吳開均 余永琴
吳開軒 張竹瓊
吳開陽 呂建珍
吳建軍 王小容
吳 彪
吳林平
吳開云 黃忠桂
吳開德 謝菊蘭
吳開福 姜桂容
(后面略)。。。
相關(guān)資料記載:
①《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第七卷626一627頁
②《申報》光緒18年,日期:1892.06一29 01版、《申報》1892-07-05 01版
③清(1874年)甲戌科武殿試金榜
④民國版《鄰水縣志》卷.二十七
⑤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軍機處檔折件161236、170137、
⑥清.范壽栴《廉讓閑居日記》
⑦ 鄰水縣高溝(今椿木鎮(zhèn))《吳氏宗譜》
⑦我支入川前的字輩:
首衡金廣,孟尚大吉昌,富貴永寧康,乾元亨利貞,文光必有方。
吳開云(合職中),吳飛鳳第4代孫提供
上一篇:靈水吳氏十房六世派下實錄
下一篇:千秋一相話吳充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