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至民國時期始遷祖吳萬七后裔榮四公支系外遷(居)信息
(查閱黃陂長堰“吳榮四”支系民國38年六修宗譜卷之一至卷之八)
吳氏宗譜卷之一:
1、錫申公、錫辟公(15世),遷居光山縣楊畈七里鎮(zhèn)蘇家河。
2、澤旄公、澤涵公(16世),遷居光山縣楊畈七里鎮(zhèn)張宋店。
3、本輝公(17世),遷居光山縣楊畈七里鎮(zhèn)。
4、熙和公(18世),遷居河南省項城宋店。
5、熙政公(18世),乾隆五十年遷居河南省午陽縣。
6、耀德公(19世),遷居河南省信陽縣東十八里廟。
7、紹邡公(20世),遷居河南省信陽東十八里廟。(其子樹基21世,隨隆元、隆春、隆海、隆江等后裔同居信陽十八里等地)
8、敦德公(19世),遷居河南省信陽縣中山鋪。
9、紹源公(20世),遷居河南省信陽縣東十八里廟。
10、聲德公(19世),遷居河南省光山縣羅官店。
11、紹元公、紹宏公(20世),隨后裔同居河南省光山縣羅官店。
12、本洙公(17世),隨后裔遷居湖北省巴東縣。
13、熙聰公(18世),遷居湖北省巴東縣,其后裔遷居秭歸縣。
14、令德公(19世),遷居巴東縣。
15、紹敏公(20世),隨后裔同居阜陽李集。
16、紹祥公(20世),隨后裔同居河南省汝陽縣楊埠。

吳氏宗譜卷之二:
1、達理公(6世),隨其后裔遷居山東德安府。
2、澤渙公(16世),遷居羅山縣雀李店,其后裔敬德、春德、炳德、柱德隨居羅山縣雀李店。
3、澤清公、澤潮公、澤漢公(16世),勻隨其后裔遷居光山縣潑河鄉(xiāng)。
4、澤學公、澤汶公、澤明公、澤涓公、澤拾公、澤浪公(16世),六公勻隨其后裔遷居光山縣北向店。
5、桂德公(19世),隨其后裔遷居光山縣楊畈。
6、熙太公(18世),隨其子文德公(19世)等后裔遷居羅山縣雀李店。
7、熙貴公(18世),本仁公(17世),隨其后裔遷居信陽州二十里河。
8、啟德公(19世),隨其后裔基藻公(21世)遷居正陽縣南。
9、本榮公(17世),隨后裔圯德(19世)遷居湖北省秭歸縣龍城鄉(xiāng)、柏家坪、朱家堡等地。
10、基宗公(21世),隨其后裔隆海、隆榮、隆啟、隆標、隆越同居河南省黃川縣城郊。
吳氏宗譜卷之三:
1、澤奎公(16世),遷居羅山縣竹桿鋪北蔣家訾,其子本書、及四孫:熙廣、熙耀、熙敬、熙連等后裔隨同居住。
2、澤煜公(16世),勻隨其子:本燦,孫:熙明,曾孫:德海,(后裔:紹先,基真、基志、基順、基元)大部分都遷居光山縣生鐵鋪、羅山縣竹桿鋪等處。
3、本茂公(17世),隨子:熙有,孫:(19世)德誠、德風、德亮、德科、德寬、德照等后裔遷居羅山縣竹桿鋪。
4、澤彬公(16世),遷居羅山縣竹桿鋪,其曾孫:(19世)德明、德亮、德清、德奎、德文等后裔居住羅山縣竹桿鋪。
5、本善公(17世),勻隨子:熙千,孫:(19世)德志、德升、德時等后裔遷居光山縣龍家洼。
6、基庭公、基純公(21世),隨其后裔同居河南省正陽縣潘家店。
7、俊德公(19世),后裔隆海等遷居湖北省隨州高城。
8、勝德公(19世),隨其孫:基榮,基華等后裔遷居湖北省隨州高城曹家沖。
9、熙春公、熙育公、熙秀公(18世),隨其子:昭德、信德、容德、宏德等后裔遷居住湖北省隨州高城。
吳氏宗譜卷之四:
其后裔居住黃陂區(qū)境內(nèi)的王家河鎮(zhèn),長堰等地。

吳氏宗譜卷之五:
1、吳瑛(13世),遷居光山三里鎮(zhèn)文殊寺保馬堂、吳家洼。其子:培楚、培蜀,孫:錫朧、錫風、錫麒、錫麟、錫繆等大部分后裔居住光山縣各地。
2、吳頊(13世),遷居光山三里鎮(zhèn)文殊寺馬堂崗、牢山保黃家洼。其子:培高、培芳,孫:錫禮、錫瑞、圣瑞、王瑞,曾孫:澤文、澤全等大部分后裔居住光山縣各地。
3、澤法公(16世),遷居光山縣殷家棚黃家洼,其后裔遷居光山縣。
4、澤俊公(16世),遷居光山南向店湯家河,其子:本發(fā)(17世),孫:(18世)熙富、熙貴、熙華、熙運等后裔居住光山縣羅官店。
5、本富公(17世),勻隨子:熙庸,熙柱、熙孔等后裔遷居光山縣。
6、紹成公(20世),隨其后裔遷居陜西省山陽縣穆滿橋。
吳氏宗譜卷之六:
1、近圣公(13世),遷居光山三里鎮(zhèn)保陳家店,創(chuàng)興基業(yè),其后裔大部分居住光山縣。
2、培昆公、(14世),隨其子:(15世:錫奇、錫秀、錫屏、錫勉)遷居信陽州左家店,鮑家堂,十八里廟。其后裔(20世:紹儀、紹祥、紹奎、紹榮、紹華、紹富、紹貴、紹春、紹舜、紹益、紹文、紹武、紹唐、紹禹、紹熹、紹唐、紹周、紹山、紹元、紹庚、紹喜、紹名、紹榮、紹三),(21世:樹基、基根、本基、宗基、培基、祖基)隨遷居信陽州十八里廟,中山鋪北五里等地。

吳氏宗譜卷之七:
1、玉濱公(13世),隨后裔遷河南省信陽州楊家河、潘家臺居住。
2、澤浚公(16世),遷居德安府應山縣吳家店煙墩。
3、熙貴公、熙華公(16世)等后裔遷陜西省商南縣太子平居住。
4、澤茂公(16世),隨后裔遷河南省南陽府淅川縣西坪街居住。
吳氏宗譜卷之八:
1、吳埂公(13世),隨后裔遷河南光山縣南20里撞山居住。
2、吳坪公(13世),隨后裔遷河南光山縣文殊寺馬堂崗、吳家崗居住。
3、培仁公、培律公(14世),二公隨后裔遷光山許家橋居住。
4、錫利公(15世),隨后裔遷陜西省商南縣普各河西郭家坪居住。
5、澤恒公、澤安公、澤章公(16世),三公隨后裔遷光山文殊寺馬堂崗、吳家崗居住。
6、澤金公(16世),隨后裔遷光山縣南凈水寺北茶棚崗、吳家窯居住。
7、本志公(17世),熙風公(18世),隨后裔遷河南省息縣南郊居住。
8、宏道公(16世),隨后裔遷陽邏居住數(shù)代。

注:此統(tǒng)計情況不含首卷兩本內(nèi)容。因老譜多處破損,如有遺漏或個別地名(人名)誤差,請榮四公支系的宗親指正!
另外;武漢市黃陂區(qū)長堰境內(nèi)榮四公支系近80年未續(xù)修宗譜,隨著社會發(fā)展,本支系因工作外遷(居)人員不斷增加,需盡快采錄其外遷信息并續(xù)修宗譜,以便后裔尋根對接。
明朝武德將軍吳萬七第22世裔孫 吳隆繁(大悟縣榮三支)
整理于2019年4月至2024年仲夏

圖文:吳隆繁
編發(fā):吳德泉
審稿:吳小艾
審核:吳合林
2024.09.09
上一篇:明、清至民國時期榮四公后裔名人錄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