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吳氏名流(113)
年輕院士吳曼青
雷達信息最精通
——記雷達技術與網絡信息專家吳曼青院士

宗賢吳曼青院士,1965年8月29日出生于安徽省安慶桐城市,今年59歲。
1983年,他畢業(yè)于安徽省桐城中學。
同年~1987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專業(yè)讀本科。
1987~90年,在國防科技大學研究生院通信與電子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畢業(yè)。
1990~96年,吳宗賢任:原機械電子工業(yè)部(后為:電子工業(yè)部)第三十八研究所總體部(助理及高級)工程師、副主任。
1997~2001年任:原信息產業(yè)部第三十八研究所副總工程師(1998年,晉升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2001~12年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長、黨委委員,安徽四創(chuàn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600990)董事長。
2012~17年3月年任:中電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電子科學研究院(總體研究院)院長。2017.3~22年9月任:國家“社會安全風險感知與防控大數據應用”工程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中電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董事、(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現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吳院士曾擔任: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網絡信息領域專家委員會主任、“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重大科技工程實施方案專家組組長。
吳宗賢是:中共黨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當年胡錦濤主席(右2)視察電子科技集團38研究所時,吳曼青院士(右1)在作講解
吳院士的 研究領域是:雷達技術和網絡信息體系。
他是我國數字陣列雷達理論和技術體系的奠基人和引 領者,開創(chuàng)了全數字陣列雷達技術的新方向。推進 了體系工程方法創(chuàng)新,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體系 化解決方案,在網絡信息體系建設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吳院士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國防科技工業(yè)杰出人才獎和“有突出貢獻專家”;還獲得: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獎等榮譽。
年輕院士吳曼青 ,雷達信息技術最精通。
你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閃光的足跡!
為你的作為和歷史奉獻點贊!
吳忠祥搜集整理于云南昆明
2024年12月20日
作者簡介:
吳忠祥, 名禎祥、字銘,1952年4月生,湖北通城縣大坪鄉(xiāng)易畈村人,大專文化。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本村當“鄉(xiāng)村醫(yī)生”,后在咸就讀,畢業(yè)后在咸寧地區(qū)(市)衛(wèi)生局(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工作至退休。因勤于筆耕愛好寫作,而被巜中國中醫(yī)藥報》聘為:駐地記者,國家《健康報》、《湖北日報》、《咸寧日報》等多家媒體聘為:通訊員。其利用業(yè)余時間無償為全市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的工作“鼓與呼”。工作三十年間,在上述報刊雜志發(fā)表文章200余篇,有多篇作品在國家和省、市報刊或專題(專欄)征文(參賽評選)中分獲二、三等和優(yōu)秀、鼓勵等獎項。退休后,咸寧市衛(wèi)生局鼓勵并支持其編輯出版《衛(wèi)生情結》吳忠祥作品集一書。近兩年,又在《湖北吳氏網》發(fā)表“當代吳氏名流”、“與吳氏有關的成語典故”系列及游記、政論文、對聯(lián)等作品160余篇。

圖文:吳忠祥
編發(fā):黎 曙
審稿:吳小艾
審核:吳合林
宗親:原屬廣西,現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