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吳氏人物 > 現(xiàn)代人物 ◇湖北吳氏網(wǎng)
當代吳氏名流(135)
古典文學的大師
著書育人的先宗
——記我國杰出的國學大師和文獻學家吳則虞先賢

吳則虞先賢(左一)
吳則虞先賢,字:蒲庼(廎、?:qǐng同:頃,小廳堂),1913出生于安徽涇縣茂林,1977年11月16日在北京謝世,享年65歲。
吳則虞先師自幼受家學影響,4歲開始習字,6歲開始學習詩歌。
他21歲時前往江蘇無錫拜名師陳石遺、楊鐵夫學習,后經(jīng)陳先師介紹至蘇州拜謁國學大師章太炎,被收為入室弟子。
吳先賢曾就讀于:上海正風文學院中文系,并在多個院校擔任:講師、教授,如:廣東中華文學院、藍田師范學院、重慶女子師范學院等。
新中國成立后,他在西南師范學院擔任:教授,講授中國古典文學史、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目錄版本學、戲曲史等課程;畢生從事教育和學術研究。吳先賢在學術上有著深厚的根底,尤其擅長詞學和諸子學。
他的著作頗豐:《晏子春秋集釋》、《白虎通疏正》、《山中白云詞》、《中國工具書使用法》、《辛棄疾選集》、《續(xù)藏書紀事詩》等。
他還參與了《晉.書》的標點校注工作,并撰寫了《晉書證異》和《晉會要》等作品;積極投身于古典文學書籍的整理和校勘工作中;在學術領域尤其是在文獻學和詞學方面做出了特殊的專業(yè)貢獻!他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
吳教授性格恬淡,謙和灑脫,家中藏書豐富,設有“曼榆館”和“慊(qiè,切;滿足滿意。另音:qiàn,欠:)靜齋(以表其靜心治學之志)”,是他的工作室和藏書之地。

《重校清真集》是吳則虞先師點校整理的宋人詞集之一
吳先賢因長期伏案著述以致積勞成疾,仍堅持在臥榻完成多部著作的編寫。
吳大師的一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文獻學有著重要的貢獻,他的工作和成就不僅豐富了中國的學術資源,也為后來的學者提供了寶貴的學術遺產(chǎn)。
吳則虞先賢,您是杰出的古典文學大師,更是著書立說、桃李芬芳的先宗,您的業(yè)績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吳忠祥于云南昆明
2025年6月27日
作者簡介:
吳忠祥, 名禎祥、字銘,1952年4月生,湖北通城縣大坪鄉(xiāng)易畈村人,大專文化。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本村當“鄉(xiāng)村醫(yī)生”,后在咸就讀,畢業(yè)后在咸寧地區(qū)(市)衛(wèi)生局(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工作至退休。因勤于筆耕愛好寫作,而被巜中國中醫(yī)藥報》聘為:駐地記者,國家《健康報》、《湖北日報》、《咸寧日報》等多家媒體聘為:通訊員。其利用業(yè)余時間無償為全市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的工作“鼓與呼”。工作三十年間,在上述報刊雜志發(fā)表文章200余篇,有多篇作品在國家和省、市報刊或專題(專欄)征文(參賽評選)中分獲二、三等和優(yōu)秀、鼓勵等獎項。退休后,咸寧市衛(wèi)生局鼓勵并支持其編輯出版《衛(wèi)生情結》吳忠祥作品集一書。近兩年,又在《湖北吳氏網(wǎng)》發(fā)表“當代吳氏名流”、“與吳氏有關的成語典故”系列及游記、政論文、對聯(lián)等作品160余篇。

圖文:吳忠祥
編發(fā):黎 曙
審稿:吳小艾
審核:吳合林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