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吳氏人物 > 現(xiàn)代人物 ◇湖北吳氏網(wǎng)

勁(酒)牌公司董事長吳少勛宗親
回憶美好的,時海拾貝也是愉快的。今天以饗(音:想)各位的是一個有趣而動人的故事。
傳說明代吳氏有—先祖家境貧寒,但他繼承了歷代先賢圣哲的傳統(tǒng)美德(至德),為人正直善良樂于助人,在當?shù)乜诒浅:?因而他家迎娶了一位聰明賢淑且知書達禮的兒媳。
受到眾人厚愛的先祖公,只要村里張家李家有樂事喜事,總要邀他喝上幾杯。先祖公當然高興,但時日一長,他卻愁腸百結,有道是——“來而無往非禮也”!
眼看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jié)快到了,先祖公無計可施中突然眼前一亮:人家都說我兒媳聰明賢慧,待我試試她的才智,看她有何妙法幫我解圍!
一天上午,先祖公見兒媳滿面春風地從門前的池塘洗衣回來,便對她說:“賢兒媳有件事我想告訴你,我經(jīng)常在別人家吃喝無以回報,你說怎么辦呢?”兒媳看到公公愁眉不展的樣子,連忙樂呵呵笑道:“父親,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就是要與人為善、有來有往,還情是應該的。您想什么時候請人家,我定會好好款待客人,讓您滿意!”賢兒媳真是通情達理,說的話就是暖心。
“九月九是我們老人的節(jié)日,我想用韭菜、雞蛋等土菜炒九個菜,請九位好朋友奉上自家的米酒一同小酌幾杯,一是還情,二是慶賀重陽節(jié),三是舉杯賞菊怡然自樂;如果你能說出四言八句,且話中無九(酒、韭)字,我的客人也就不請了!”先祖公出題刁鉆刻意試探道。
聰慧的兒媳知道公公的“深刻用意(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看她的才智和為人處事之道)”,她立即想出了七言四句并回應道:我只有簡短四句話,定無九(酒韭)字,您看行不行”!
接著她聲情并茂地說:“八位大爺加一翁,八把扁草(韭菜)一把蔥;待到重陽登高日,請來喝個三三盅!”
先祖公聽到兒媳簡短的話中果然無九(韭、酒)字,但每句又含九(韭、酒)意并生動押韻,不禁心中感覺驚喜,既佩服兒媳的才智,但又不能食言只能自圓其說:“你這是七言絕句哇!既然說得這么好,比我們吃了喝了還好,請客之事也就免禮了”。
兒媳笑道:“客人一定要請,您老告知各位大爺,我們來作準備;家里雖不寬裕,但也不會有失您老的顏面”!
有了兒媳的這番話,正中下懷的先祖公心中一塊沉重的石頭總算落地了。他再無話可說,只有笑著向兒媳點頭稱是。
先祖公的兒子會撈魚摸蝦,趁天公作美,他下河捕了幾條大魚,還有蝦子泥鰍;并和賢媳一同采挖回田藕等時令鮮蔬。
重陽節(jié)那天,秋高氣爽,是老年人登高望遠的好日子。午飯時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張等九位大爺如約而至。

兒媳夫婦笑臉恭迎,一口一個大伯、大爺?shù)慕校徽堊⑦f煙奉茶,熱情有加。
一袋煙功夫,大方桌上:紅燒全魚、韭菜炒蛋、蒸蛋羹、小秋椒炒豆豉、油炸花生米、糖醋藕片、青椒香蔥蝦仁、豆腐煮泥鰍、蔥花魚丸、燉雞湯等九菜一湯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悉數(shù)上齊;主人按尊長老幼安排坐定。
先祖公兒子拿出備好的美酒給各位長輩滿滿斟上,一頓盛饌開席了。
大爺們一見這場景,未等主人開口,就七嘴八舌地夸贊先祖公好福氣,說其兒媳既是“大家閨秀”,又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德才兼?zhèn)涞膮鞘虾脙合钡荣澝乐~不絕于耳!先祖公聞言自然是樂得合不攏嘴,臉上笑開了花。
父子倆首先舉杯跟大家祝賀節(jié)日;忙完了的兒媳也來與各位長輩同慶共飲,她舉杯笑曰:“今天是諸位長輩的佳節(jié),我祝您們福壽安康!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友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位出身書香門第的先祖公兒媳果然才情不一般,她接著高聲吟朗的唐代詩人孟浩然《過故人莊》的詩句就是例證。
最后她還不無抱憾道:“因家境不富條件所限,桌上沒有豬牛羊肉,招待不周之處,有請諸位長輩海涵!還請您們明年再來賞菊,把酒話桑麻!

十位老人相互舉觴(音:商。古代喝酒用的器物)稱賀把酒言歡。孟浩然的詩情畫意既在賢媳的口中,也在眼前:趙大爺說先祖公家的黃菊漂亮,錢大叔說白色、紫色、綠色的鮮艷美麗;這時人稱“老學究”、德高望重年紀最大的吳長老也即興吟誦: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的詩句,為助酒興添色不少;而孫家大爺則說先祖公桑蠶養(yǎng)得好,李大伯也是羨慕他家的苧麻收獲不小;還有幾位更是對今天的盛情款待贊不絕口……。而先祖公都說是他兒媳的功勞!
總之,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一個個觥(音:宮。古代用獸角做的飲酒器皿)籌交錯、酒酣耳熱、酒到微醺情正濃時,大家非常開心且真情流露地一起歡度了一個既有紀念意義,又非同尋常的傳統(tǒng)佳節(jié)——重陽節(jié)!
這個既美麗又生動有趣、既有知識性又有吳氏傳統(tǒng)美德的故事也從明代流傳至今。
注:因為是傳說故事,所以文中有虛有實。為了避免冗長,節(jié)約諸位的寶貴閱讀時間,故長話短說,未作深入展開。
順祝:老年朋友重陽節(jié)開心快樂!健康長壽!
吳忠祥于云南昆明
2024年9月9日(甲辰歲八月七日)
作者簡介:
吳忠祥,名禎祥、字銘,1952年4月生,湖北通城縣大坪鄉(xiāng)易畈村人,大專文化。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本村當“鄉(xiāng)村醫(yī)生”,后在咸就讀,畢業(yè)后在咸寧地區(qū)(市)衛(wèi)生局(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工作至退休。因勤于筆耕愛好寫作,而被巜中國中醫(yī)藥報》(聘為:駐地記者)、《湖北日報》、國家《健康報》、《咸寧日報》等省市多家媒體聘為:通訊員。其利用業(yè)余時間無償為全市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的工作“鼓與呼”。
工作三十年間,在上述報刊雜志發(fā)表文章200余篇,有多篇作品在報刊或?qū)n}(專欄)征文(參賽評選)中分獲二、三等和優(yōu)秀、鼓勵等獎項。退休后,咸寧市衛(wèi)生局鼓勵并支持其編輯出版《衛(wèi)生情結》吳忠祥作品集一書。

圖文:吳忠祥
編發(fā): 黎 曙
審稿:吳小艾
審核:吳合林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