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青銅山宣公墓碑記
宣公者,江南吳氏巨族始祖也。公誕于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874 年)四月,字守德,乃唐著名史家吳兢七世孫,簡公之長子。時其父 任四川節(jié)度使,公隨眷遷閬州蘭登谷巫錫山;娶孟知祥女為妻,育綸、 經(jīng)、紹三子。孟知祥稱帝后蜀,授宣公駙馬。知祥旋歿,孟昶繼位, 欲封公爵,公義辭不受,遂于天福元年丙申(936 年)舉家南遷, 卜居江西撫州臨川石井,時年六十有三。居此數(shù)年,公留次子守基, 攜長幼兩子徙南豐嘉禾驛李寧莊,后再遷祝家山金斗窠(即今洽灣鎮(zhèn) 坪下村)。公生三子,傳十八孫 、七十七曾孫、三百余玄孫,瓜瓞綿 延,枝繁葉茂,旺族鼎盛。公仙逝于五代后漢乾佑三年(950 年)九 月,壽七十有七。翌年九月,大禮葬公于南豐從周鄉(xiāng)韭源(即今萊溪 鄉(xiāng)九聯(lián)村)青魚潭華家窠;冢為夫妻雙壙,坐東向西,公左,孟氏夫 人右,擇翠鳥下潭形勝。
公謙讓仁義,敦厚賢孝,耕讀持家,濟困救危,德高望重,享譽 鄉(xiāng)里。其德澤廣被世代,家族人才輩出,載于國史方志者,凡百數(shù)十 人,濫觴及今,孝子賢孫猶層出不窮,坐擁江南望族之盛,后世尊稱 其宣公。南宋丞相包恢題宣公像詩贊曰:
不膺王爵孟家封,跋涉云山幾萬重。
來向江南為始祖,后人千古仰高風。
時至今日,宣公一脈瓜瓞綿延,枝繁葉茂,其后裔遍及贛閩粵鄂 豫浙臺湘川渝桂黔皖等諸省,乃至海外。
千年宗脈,衍慶數(shù)百萬宣公族裔;世事輪替,累積海內(nèi)外先賢厚望。然青銅山下悠悠長眠之始祖墓冢,因貲財不逮而久未重修,雖祖 地宗親歲歲祭掃,仍荒寂心殤。
喜逢盛世,國泰民安,敬宗尊祖,蔚然成風。庚子年(2020 年) 八月一日,應“南豐宣公祠管理委員會”及燕平、遠林諸宗賢相邀, “南豐吳宣公文史研究會”發(fā)起《重修江南巨族始祖吳宣公墓》倡議。 善舉既出,眾親呼應;捐款籌資,慷慨解囊;集腋成裘,共襄盛事。 于是擇吉開工,重修宣公墓工程展開,至此,祖墓頗具規(guī)模,恢弘有 度,宣公后裔盡孝膜拜之夢終成。
欣覽修繕之宣公墓,如規(guī)如模,至儀至容,達臻達善,順心順意。 為述此懿行,昭示后昆,特勒石銘之。贊曰:
煌煌姬吳,源淵流清;三讓至德,泰伯仲雍。
延陵季子,孔圣稱賢;誠信仁愛,慕義高風。
江南始祖,宣公厚望;義辭王爵,肥遯贛東。
孟氏夫人,淑儀秀穎;貞順賢明,哺育三宗。
卜居臨川,肇基石井;螽斯衍慶,金斗南豐。
青銅峰秀,青魚潭古;碑雖三尺,千年塋冢。
龍盤虎踞,翠鳥和鳴;風水寶地,人杰地靈。
枝繁葉茂,財旺丁盛;祖宗庇佑,萬世太平。
是為記。
宣公三十五世孫 吳新國 熏沐拜撰
宣公三十四世孫 吳 雷
南豐吳宣公文史研究會
南豐宣公祠管理委員會
重修江南始祖宣公墓籌備組 倡立
公元 2021 年(辛丑)冬至吉旦 立

圖文:吳新國
編發(fā):吳德泉
審稿:吳小艾
審核:吳合林
2024年10月17日
下一篇:已經(jīng)是最后一篇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