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忠義堂十修《吳氏宗譜》
吳忠強(qiáng)(榮祥) 整理
【譜 名】:吳氏宗譜
【卷 冊 數(shù)】:二十四卷,二十四冊
【譜 籍 地】:黃岡市浠水縣
【堂 號】:忠義堂
【始 遷 祖】:吳聰泗
【撰修年代】:1993年
【版本類型】:鉛印本,線裝
【纂 修 者】:吳楚寅、吳國忠等
【內(nèi)容摘要】:
自始祖泰伯開初,仲雍裕后,4世周章建國受姓,至遠(yuǎn)祖60世良才,字廷用,宦游落籍江西,為江西開支之祖。76世伯剛,北宋年間,由饒州府樂平縣東鄉(xiāng)義豐里忠義莊遷蘄水石家園開基,五傳到81世聰四(泗),明永樂元年遷居羅田月山蘄水云霧山之間白蓮河,遂為始別之祖,譜列第一世。
聰泗生六子:元一、元二、元三、元四、元五、元六,元一之后居羅田;元二之后遷居太湖縣吳家沖及河南固始;元五之后居蘄之吳家庵;元一, 元二, 元五之后各自為譜。元三、元六之后居白蓮河吳家咀,后有一支遷吳家坳;元四,隸軍籍由月山徙居蘄水云霧山,為云霧山支祖。先以軍民異籍,自修族譜,后屯衛(wèi)裁撤,于民國二十九(1940)年始與元三、元六兩支合譜。
元三公下房祖 : 吳必相, 吳必榮、吳必榛,必相生大洋,大洋生子仲學(xué)、仲文(傳1代后未詳)、仲智 ;必榮生永升,永升生仲愛 ;必榛生大朋、大友,大朋一子仲文,大友一子仲金。
元四公下房祖 : 吳必權(quán)、吳必富、吳必貴、吳必謙,必權(quán)生永東,永東生文春;、必富生子永德,永德子文意、文冬;必貴生子永杰、永啟,杰子文祥,啟繼子文東;必謙生子永佑、永仕,永佑生子文成,永仕生子二文均(傳1代后未詳)、文鎰(傳2代后未詳)。
元六公下房祖 : 吳必欄,吳必棟,吳必寬(字有柏),必欄生永申、永朝, 永申生仲珍,永朝生二子仲信、仲政;必棟生永有、永洪,永有生仲佐(傳1代后未詳)、仲鈺,永洪生仲高(傳2代后未詳)、仲明(傳2代后未詳);必寬生永登、永春,永登生仲佑(傳2代后未詳)、仲碧,永春生子仲德。
卷一歷代續(xù)修宗譜序,卷二凡例、家規(guī)、歷代改元表、修譜名銜、名人錄、贊助名單、家敘、傳記、詩歌、對聯(lián)等;卷三歷代先君懿行序述,卷四代先君懿行傳略; 卷五墓志、祭文;卷六泰伯世家考、歷代源流考、歷代忠孝節(jié)烈;卷七遠(yuǎn)祖世系表;卷八至卷十一分別為聰泗公、元三、元四、元六公世系表;卷十二至二十四分別為一至二十三世世傳。
族譜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四十年(1701年),乾隆十年(1745年)、四十年(1775年),嘉慶十二年(1807年),道光十六年(1836年),同治八年(1869年),宣統(tǒng)三年(1911年),三、四、六房民國二十九年,共九次修纂,此譜為1993年十修,為三、四、六房合譜。
后裔主要分布于湖北浠水、羅田、麻城、英山等地。
【字 派】:
聰元必永仲,山一尚從興。國正天星順,官清佐龍廷。詩書綿世業(yè),禮樂錦乾坤。傳家惟孝友,裕后繼前程。




上一篇:光緒蘄水敦睦堂《吳氏宗譜》
下一篇:光緒黃岡敦睦堂《吳氏宗譜》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