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地區(qū)始遷祖吳萬七支系歷代知名人士簡述之十五
---記黃麻起義副總指揮吳光浩的光輝戰(zhàn)斗歷程暨閃耀的生活片段
在大別山這塊紅色的土地上,無數(shù)中華優(yōu)秀兒女用生命和鮮血書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也誕生了300多名新中國的將軍(其中紅安223名,新縣42名,大悟37名)。因此,這里有著厚重的革命史,被人們稱為“將軍的故鄉(xiāng)”,紅色革命根據(jù)地的搖籃。
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指出,要“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傳承弘揚好大別山精神,有助于我們賡續(xù)紅色基因,汲取精神偉力。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在這個慶賀暨難忘的時日里,讓我們一起緬懷革命先輩為新中國誕生和為人民建立的豐功偉績,繼承和發(fā)揚他們?yōu)辄h為國的無私奉獻精神,實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慰革命先烈在天之靈!
吳光浩,男(1906—1929),湖北黃陂縣王家河鎮(zhèn)三店村蔡吳家灣人。原名吳光皓,別名白懷,化名陳新。泰伯第109世(左臺御史吳少微支第49世)、始遷祖吳萬七第25世裔孫(榮四支系)。早年投身愛國學生運動。1925年春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畢業(yè)后被派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任連長,參加了著名的汀泗橋、賀勝橋和攻克武昌的戰(zhàn)斗,后提升為營長。1927年11月參與領導黃麻起義。是鄂豫邊區(qū)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人之一。
1927年黨的“八七”會議后,中共湖北省委派吳光浩領導以咸寧、蒲圻為中心的鄂南起義。在強敵面前,吳光浩果敢堅毅,沉著地指揮部隊浴血奮戰(zhàn),終因敵我力量懸殊而失敗。同年10月,省委又派吳光浩等人到黃麻地區(qū)組建了鄂東特委和鄂東革命委員會,統(tǒng)一領導黃安、麻城兩縣的武裝起義,并任命吳光浩為麻城縣農(nóng)民自衛(wèi)軍大隊長。11月上旬,根據(jù)上級指示,成立了由潘忠汝、吳光浩、戴克敏等人組成的黃麻起義總指揮部,潘忠汝任總指揮,吳光浩任副總指揮。11月13日夜,黃麻起義正式開始。攻城突擊隊在吳光浩率領下,由西北城墻攀緣而上,打開城門,等候在城門外的大隊人馬涌進城內(nèi)。緊接著,吳光浩率突擊隊又沖進縣衙,活捉了國民黨反動縣長。
黃麻起義指揮部由潘忠汝、吳光浩、曹學楷、戴克敏、戴季英、吳煥先、劉文蔚等組成,潘忠汝任總指揮,吳光浩任副總指揮。
黃麻起義勝利后,成立了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鄂東軍,潘忠汝為總指揮,吳光浩為副總指揮。后由于敵人的瘋狂反撲,鄂東軍總指揮潘忠汝壯烈犧牲,吳光浩率領僅存的72名鄂東軍戰(zhàn)士和黨政人員,穿過敵人的重重封鎖,于12月底轉(zhuǎn)至黃陂縣木蘭山一帶繼續(xù)開展游擊戰(zhàn)爭。1928年1月,根據(jù)中央指示,工農(nóng)革命軍鄂東軍改編為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七軍,吳光浩任軍長,率部艱苦轉(zhuǎn)戰(zhàn),活躍在以木蘭山為中心、方圓百余里的廣大地區(qū),打擊地主豪紳及其反動武裝。爾后,吳光浩又將第七軍帶到鄂豫兩省交界的柴山堡地區(qū),開展革命活動。1928年7月,第七軍改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一師,吳光浩任軍長兼師長。此期間,他率部先后在天臺山、韓家老屋等地打了不少勝仗,使鄂豫邊革命根據(jù)地不斷擴大。
油畫: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七軍
1929年2月,國民黨第十八軍出動兩個團,向柴山堡地區(qū)進犯,吳光浩帶領部隊分路突出包圍,然后向敵比較空虛的側(cè)后方進擊,粉碎了敵人的圍攻。繼而他又率部深入黃安縣城以南,全殲高橋河“清鄉(xiāng)團”及附近一些反動武裝。三、四月間,蔣桂軍閥開戰(zhàn),敵十八軍從柴山堡撤去,吳光浩率部乘機向反動地方武裝進攻,消滅了黃安、麻城等地反動民團,聲威大振。5月初,吳光浩帶人到商南開展工作,準備參與領導武裝起義。同志們擔心他的安全,而吳光浩說:“我是主要領導,越是艱苦,越是危險,就越應該去。”他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新的征程,在領導起義途中,經(jīng)羅田縣滕家堡遭敵人伏擊,他們奮力沖殺中吳光浩不幸被捕英勇犧牲,年僅23歲。消息傳來,鄂豫邊區(qū)根據(jù)地的軍民對失去一位杰出的軍事將領而無比悲痛和惋惜。光浩先賢是吳氏家族的榮光,更是全中國人民的驕傲。
光浩烈士安葬于湖北省羅田縣勝利鎮(zhèn)烈士陵園,勝利鎮(zhèn)是羅田縣革命策源地,羅田縣第一個黨支部即誕生于此,是鄂豫皖革命根據(jù)之一。勝利鎮(zhèn)烈士陵園是羅田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被評為全國一百個紅色旅游精品景區(qū)。
明朝武德將軍吳萬七后裔第22世孫:吳隆繁
2025年8月15日整編

圖文:吳隆繁
編發(fā):吳德泉
審稿:吳小艾
審核:吳合林
2025.08.17
上圖為黃麻起義副總指揮吳光浩烈士陵園墓地
附:相關連接
三縣長“會審”黃麻起義領導人吳光浩犧牲首次揭秘
湖北日報2025-07-04 18:03
“弘揚三大精神 我的紅色記憶”浩氣長存大別山
——革命先烈吳光浩滕家堡殉難追記
湖北日報通訊員 曾憲華
前不久,武漢市黃陂區(qū)烈士紀念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一行十余人,風塵仆仆地專程來到黃岡市羅田縣勝利鎮(zhèn),與我一起緬懷革命先烈吳光浩。

吳光浩,百度百科是這樣記述的:吳光浩(1906年-1929年),別名白懷。原名吳光皓,化名陳新。湖北黃陂人。早年積極投身愛國學生運動,是黃麻起義領導人,共和國早早隕落的將星,鄂豫邊紅軍和蘇區(qū)創(chuàng)建人,中國工農(nóng)紅軍高級指揮員。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3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畢業(yè)后參加北伐戰(zhàn)爭,在國民革命軍第4軍任連長、營長,參加了汀泗橋、賀勝橋、武昌等戰(zhàn)役。
具體他到底是如何犧牲的,很少有相關資料。我于1995年始專注于鄂豫皖大別山紅色革命史的調(diào)查與研究,30年來,我的足跡幾乎踏遍了大別山革命根據(jù)地的所有紀念館、陳列館,而在這些紀念館和陳列館中,有關吳光浩烈士的介紹,幾乎一致地使用著這樣一段簡短文字:“1929年5月,吳光浩奉命在赴河南商城縣某地(今屬安徽省金寨縣——筆者注)領導起義途中,經(jīng)羅田縣滕家堡遭敵伏擊,英勇犧牲,年僅23歲。”
“羅田縣滕家堡”即現(xiàn)今的羅田縣勝利鎮(zhèn)。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奉調(diào)任職于勝利文化分館。1995年2月的一天,時年90歲高壽的滕家堡街老居民、街長閆德生老人,深情地向我講述了親眼目睹的吳光浩烈士殉難全過程。這次借《湖北日報》征文的機會,我第一次把采訪的內(nèi)容用文字形式整理出來。

那是1929年立夏節(jié)前五、六天樣子(5月6日立夏節(jié)——筆者注),那天一大早,滕家堡街上的居民奔走相告,紛紛傳說上午要在一甲街頭“審犯人”,居民們相互邀約著去“看熱鬧”。
大家去時,看到街頭的河堤上用竹子和杉樹搭了一個棚子,棚子邊上的一棵粗大的柳樹上,已經(jīng)綁著了一個穿黑長褂的青年男子,他褲子的左胯部處有一大塊被血浸過的“干粑子”。棚子里坐著幾個官場上的人,其中2人說是羅田和麻城兩個縣的縣長,他們在等河南商城縣的縣長來了再審樹上綁的那個“犯人”,棚子的外邊,有二、三十個提槍拿刀軍人和保安團丁。
居民們互相打聽,這“犯人”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犯了什么事......
幾個來自落梅河仰天窩、脫甲嶺的人說,這個人是昨天上午保安團在九龍參頂捉到的,他們一共有八、九個人,清一色是做生意人的打扮,但他們的身上都帶了短槍。在洗兒嶺牌坊崗粥店吃早飯時,其中一個人彎腰時,從上衣的后擺處露出了槍,恰巧被張家河的一個保安團丁看到了,團丁聽到這群人說話是外地口音,身上又帶有槍,引起懷疑便立即報告了副團總金淑輝。
金淑輝召集50多個團丁,沿著這群“生意人”離去的方向徑直追趕,在脫甲嶺下的九龍參頂處追上了,雙方就在此地展開槍戰(zhàn)。這個被捉到的人象是“生意人”中領頭的,他的腿上被團丁打中了一槍,看到寡不敵眾,便叫其他人快跑。他的同伴們不走,這個人就把槍口抵在自己的頭上,說同伴們不走,他就自己開槍打死自己。無可奈何之際,這個人的同伴們才從九龍參頂?shù)纳綅復边吪芰耍约簠s被保安團抓住了......

正中午時分,河南商城縣的縣長也到場了,這些“官老爺”坐在棚子里商量一番之后,羅田縣的縣長起身走到棚子前,向民眾宣布說,這個被綁的人是“黃(安)麻(城)暴亂”首要分子,名字叫吳光浩,是黃陂人。接著,3個“偽縣長”圍到吳光浩身邊,以麻城縣長為“主審”,開始對吳光浩進行審問。
麻城縣長問:“你真的是叫吳光浩嗎?”
吳光浩揚起頭,冷冷地回答說:“昨天我被抓時就說過,不用再問了,我是吳光浩,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麻城縣長繼續(xù)問:“我們知道,你是共產(chǎn)黨人。前年(1927年——筆者注),共產(chǎn)黨在黃安城中搞暴亂,你是不是領頭人之一?”
吳光浩輕蔑地一笑,回答說:“是啊,我是其中的一個領頭人,你們何必明知故問呢?!”
商城縣長插著說:“你們共產(chǎn)黨人太自不量力了,好端端的日子不過,要領導老百姓搞暴亂做么事呢?”
“住口!”吳光浩一聲斷喝,大聲駁斥說:“虧你們還說得出口,你們當官的日子是過得好,但你們問問在場的老百姓吧,大家的日子過得好不好?我們共產(chǎn)黨人就是要領導天下的受苦人都站起來,打倒土豪、打倒地主、打倒剝削老百姓的官僚!”
在場的老百姓紛紛議論,吳光浩有勇氣、有膽氣,他的話說得好。
三個縣長被吳光浩駁斥得說不出話來。過了一會,羅田縣長開口說:“吳光浩,你說說,你帶著一群人到我們羅麻兩縣交界的滕家堡來做什么呢?是路過這里到哪里去還是要停留下來呢?只要你如實地交代出來,我們就放了你。”
吳光浩譏笑一聲后回答說:“你想著我會回答你嗎?”
滕家堡保安團副團總金淑輝惱羞成怒,他從地上揀起一根棍子,在吳光浩腿上受了槍傷的地方捅了一棍子,惡狠狠地說:“你不交代這些問題來,老子要你活不過今天。”
吳光浩緊咬牙關,豆粒大的汗珠掛滿面頰。他強忍著傷痛,堅定地對金淑輝等人說:“你們放心,共產(chǎn)黨人是不怕死的,共產(chǎn)黨員是殺不絕的......”

三個縣長讓保安團丁們把圍近的居民趕開一段距離,他們在棚子里嘀咕了一陣后,再圍到吳光浩身邊。
麻城縣長故作和顏悅色地說:“吳光浩,我們很同情你。現(xiàn)在,我們跟你提幾個條件,如果你能答應下來,我們可以代表國民政府不殺你。”
看到吳光浩默不作聲,麻城縣長接著說:“第一個條件是,你現(xiàn)在在這里公開宣布脫離共產(chǎn)黨、脫離共產(chǎn)黨的隊伍;第二個條件是,寫一個保證書出來,保證再不參加共產(chǎn)黨,領取500塊銀元到漢口做生意去;第三個條件是,參加我們國民黨組織,由我們保舉你,麻城、羅田、黃陂,你任選一地當縣長;第四個條件是,交代你們到這大別山里來的目的,還有你的同伙一共有多少人、都跑到哪里去了?”
吳光浩冷笑一聲,反問道:“你們都說出來吧,還有哪些條件?”
“就只有這四個條件,簡單吧?可以答應下來吧?”
吳光浩仰頭大笑一陣,然后輕蔑地說:“你們提出來的條件不多、也很好,答應這些條件不僅可以保命,而且還可以升官、發(fā)財。但是,對于我吳光浩來說,一個條件都不會答應你們的。我也奉勸你們別癡心妄想了,要殺就殺、要死就死,吳光浩是絕不向你們投降的......”
商城縣長假惺惺地勸說道:“吳光浩,你不要激動。人的生命是不可再來的,死了就沒有了,你還是冷靜地考慮一下再說吧。共產(chǎn)黨的革命是不會成功的,不要異想天開、白日做夢了。”
吳光浩激動地回答說:“不用再思考了,我們共產(chǎn)黨人帶領人民鬧革命、求翻身,絕對不是貪生怕死之輩。我奉勸你們,不要妄圖永遠騎在勞苦大眾頭上作威作福,讓百姓做牛做馬,才是你們異想天開、白日做夢啊!”接著,吳光浩面向群眾高呼道:“鄉(xiāng)親們,大家要團結(jié)起來,打倒地主惡霸、打倒土豪劣紳!共產(chǎn)黨萬歲......”
氣急敗壞的三個縣長交頭接耳一陣之后,向保安團丁們下達指令,兇殘地將吳光浩處死了,并且,他們還慘無人道地將吳光浩的遺體拋棄在河邊的沙灘上,同時下令:任何人不得收斂吳光浩遺體,違令者將受到殺頭抄家的處罰。
英雄吳光浩的遺體在河灘上暴曬一天之后的晚上,滕家堡街上幾個年紀大的老人在一起乘涼,他們紛紛議論,有的贊揚說“吳光浩寧死不屈,是頂天立地的真英雄!”有的痛罵說“國民黨人做事毫無人性,把人殺了么還不準人埋呢?該受天殺雷劈。”
有個老人提議說:“我們活到七、八十歲了,死了算了,明天早上,我們大家一起去把吳光浩埋了吧,也好讓這個英雄魂歸故里......”
“要得,我們大家一起去。”十多個老人一致響應同意這個了提議。于是,第二天早飯后,一位老人拿著一床竹墊子、二位老人抬著一塊厚門板來到了河灘上,街上的人有的帶著鋤頭和鐵掀、有的買了鞭炮、有的帶來紙錢、有的帶來了新衣裳和被褥,幾個樂師也自發(fā)加入其中,人們合伙將吳光浩面部的血跡進行了擦拭、頭發(fā)進行梳理、外衣進行了更換,然后將他用竹墊子卷起來平放在門板上,用被褥覆蓋著......
霎時,哀樂響起、鞭炮齊鳴,滕家堡街上的居民們懷著對英雄的崇敬之情,冒著殺頭的風險,熱熱鬧鬧地將吳光浩安葬在鎮(zhèn)東邊的一塊山地上......
閆德生老人是用哽咽的語氣給我講完吳光浩烈士殉難經(jīng)過的,講到動情處,他老淚縱橫、聲帶哭音。是的,吳光浩烈士以身作則、不計名利、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慨怎不令人感動啊!

吳光浩烈士始終把進行革命斗爭實現(xiàn)民族解放和為人民謀幸福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他致死不忘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他具有不畏艱難險阻的擔當精神,舍生忘死、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舍己為人、自我犧牲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與學習。吳光浩烈士短暫的一生,是鄂豫皖地區(qū)人民踐行大別山精神的典范。
【此文作者簡介】曾憲華,男,1963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退休前為羅田縣勝利文化分館負責人,曾在《中國作家》、《中國文化報》、《文學報》、《作家生活報》等發(fā)表小說、散文、報告文學作品100余篇,其戲劇作品《明皇賠情》由羅田縣黃梅戲劇團上演獲湖北省首屆黃梅戲藝術(shù)節(jié)金獎。1995年后專注于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與傳播,有近20篇專文在全國紅色文化專業(yè)媒體和紅色文化研討會上發(fā)表、交流。現(xiàn)受聘為紅色文化研究會會員、羅田縣政協(xié)文史專員、羅田縣關心一代工作委員會“五老專員”。
"我的紅色記憶"作品及線索投稿郵箱:hbrbhsjy@sina.cn
(注:投稿請附圖片或視頻,以及收取稿費的銀行卡號)
注:吳光浩犧牲揭秘資料來源于“全國紅軍西路軍一家親群”
上一篇:大別山地區(qū)始遷祖吳萬七后裔名人系列簡述之十四 ----記紅安縣七里坪鎮(zhèn)貢吳家河部分知名人士(接上期)
下一篇:已經(jīng)是最后一篇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