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jié),層林盡染,在燦爛的陽光下,田野上一片金黃,處處呈現(xiàn)出一派豐收的景象。10月28日(農(nóng)歷九月十二),浙江省諸暨吳文化研究會在璜山延慶寺千歲山上的文簡公墓地與“源一堂”始祖吳蓋公墓地,舉行了隆重的祭祖儀式,有年齡小到20多歲,大到80余歲來自諸暨30多個村派的裔孫代表參加了祭祀活動。
延慶寺文簡公祠


祭祀儀式收諸吳會秘書長吳天琦主持,常務副會長吳海浩奉供祭品,全體肅立,向先祖行三鞠躬禮,然后由會長吳仲照誦讀祭文,代表省內(nèi)外所有文簡后裔,對我先祖表達崇敬緬懷之情,對庚子開春以來的新冠病毒狀況,為慶幸我各地文簡后裔無人感染而告慰先祖。然后,各路宗親代表分別上香祭拜,祭祖儀式結(jié)束后,宗親們來到文簡公祠,在“源一堂”上瞻仰文簡祖像,追思文簡公與其長子吳蓋于唐代自山陰遷徙暨陽,肇基于此之情景,大家無不唏噓感嘆,盛贊我祖先選址定居的決策之英明。
仲照會長在誦讀祭文

宗親們在墓前祭拜

八十多歲宗長的心意

延慶寺祭祀活動結(jié)束后,宗親們來到了東白湖山莊舉行會議,由諸暨吳文化研究會吳仲照發(fā)表講話,他首先代表諸吳會向參加今天祭祖活動的宗親代表們表示感謝,對積極參與宗族事務活動,并為歸宗碑捐款的諸暨籍宗親給予了表彰。向大家介紹了諸吳會代表省內(nèi)外各地的百余萬文簡后裔,倡議并建立了在無錫泰伯陵歸宗碑林的“文簡后裔歸宗碑”, 以及外縣外省宗親的捐款情況。在對本市村級宗親組織的健全和換屆工作提出了要求,建議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有敬祖愛宗之心,態(tài)度積極誠懇,樂于奉獻,善于辦實事的年輕代宗親,將他們結(jié)合到宗親會班子中來。對于個別村派中存在著對于宗事工作不盡人意的現(xiàn)象,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議。仲照會長還向大家通報了浙吳會今年的活動情況,介紹了第六屆世界吳氏宗親總會在全國各地創(chuàng)建泰伯書院的工作開展情況,以及創(chuàng)辦泰伯書院的目的和意義。
仲照會長在主持會議

宗親們在愉悅地用餐 敘談

會后進行集體午餐,仲照、海浩、樟德、天琦代表研究會班子成員向全體宗親代表敬酒致意。用餐期間,自始至終氣氛熱烈,友好和諧,大家頻頻舉杯,互道珍重。餐后進行了合照留念。
今天參加活動的宗親們合影留念

今天的祭祖活動主題顯明,內(nèi)容豐富,生動地體現(xiàn)了“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古訓,讓我吳氏文化的至德精神得到繼承和發(fā)揚。
諸暨吳文化研究會辦公室供稿
2020年10月29日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