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1年11月10日上午,廈門吳文化研究會《廈門吳氏通譜》主編一行四人,至清濛開發(fā)區(qū)索愛科技有限公司吳綿普辦公室,進行有關修譜及民俗文化的交流。迎接這次交流活動的有泉州吳潛學術研究會名譽會長吳亮順,秘書長吳綿普,副秘書長吳志柏。雙方共同交流探討有關泉廈兩地吳氏祖源澄清及在修譜中碰到的一系列問題。大家認同綿普在“論證泉郡各流派吳氏淵源”一文中對研究祖源認可的七點看法。
1.要學習先賢吳魯,吳增的公正無私精神。以祖先的謙讓家風來商討歷史遺留的祖源問題。
2.以舊族譜為依據,新修的族譜不能亂增刪世次,欺騙后人。
3.聘請有識之士,專家學者用科學的態(tài)度,來共同探討,達成共識,允許大同小異。
4.涉及祖源爭議,大家要以歷史事實為依據,心平氣和的辯論,切莫以不道德的口氣或網上亂罵、攻擊對方。
5.屬祖支不能以無充分的事實,強迫孫支認祖,孫支有權利不接受祖支的指認。
6.尚在早期確認祖源的,但有舊譜(新譜不算)出現,發(fā)覺祖源有錯,允許正本清源。
7.討論祖源,只以歷史事實為依據,不論各人的資格與地位,官民平等。
座談會雙方在熱烈真誠的氣氛中進行,時間雖短,但收獲頗豐。會中廈吳會贈吳潛會《廈門吳氏統(tǒng)譜.鳳林漾公分譜》一卷,綿普代表吳潛會贈給廈吳會《中華吳潛公派下通譜》及《十周年紀念特刊》另外綿普個人送給二位至德宗親教授《威略將軍吳英傳》《臺海英雄傳》《晉邑吳氏春秋》《話說李五》。這次的交流活動,吳潛會用數部珍貴的著作作為沉甸甸的文化午餐,讓四位嘉賓止餓,或許他們會感到比任何山珍海味還要可口。




上一篇:吳基偉宗賢捐贈《晨歌集》《踏歌行》等書刊給貴州遠口吳氏總祠、遠口泰伯書院惠存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