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重慶酉陽地區(qū)
承鼎明國光,志廷大元昌。勝秀啟棟樑,世代存仁義。
正直廣行芳,道德忠和厚。寬裕樂其家,順天成先積。
孝友憫慈傳,見動思三畏。禎祥福自安,
老譜記載,吳承葆,號苡仁,至酉州掌文辭,生三子:鳳鼎、龍鼎、麒鼎。
后裔分布:重慶酉陽銅鼓磨石溪、小河、兩罾、鐘多苦竹園、秀山溶溪等。
聯(lián)系人:吳存貴(存字輩)
880、重慶市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安、邦、定、國、以、正、乾、坤。
881、泰伯-季子-大莊:
春元大學士 人文國家興、揚名光祖德 世澤萬年青-->吳健華供
882、重慶市的居檢公后裔一支嚇昏字輩:
以旸成元化,龍居衍慶長,賢能方正彥,益世顯忠良。
本支原籍江西省瑞州府高安縣龍山村頻衍、須衍、題衍兄弟三人于清末(1890年)左右遷徙重慶。 聯(lián)系人:吳紹華
883、重慶地區(qū)另一支吳氏字派:
君洪范向坤 著作高豐遠 永新世則長 詩書成祖利 龍元紹佳光
注:本支吳氏據(jù)說是湖廣填四川三兄弟和一姐姐一起上來的。
884、重慶地區(qū)另一支(江西臨江府入川)吳氏字派:
貴朝應世,月傳萬明,太廷宗興,文武功德,忠孝信義,禎祥和順。
一世祖月斗公入川,前四代人在江西,名不祥。 聯(lián)系人:吳德政
885、吳必全支系譜派:60派
福受忠延永,喜嘉友慶新。世朝能大立,光顯應名成。
文章逢泰運,嗣長遇遠春。養(yǎng)源思宗祖,祥開夢瑞齡。
實際昌隆盛,恩敷意兆寧。敦篤懷仁本,萬代鐘奇英。
886、桃樹吳圣延支系譜派:40派
景延泰錫揚,賢才際惠昌。千年承祖澤,萬翼珩宗芳。
仁義傳家寶,詩書輔國良。高明天德永,博厚地功長。
887、李家壩吳明良支系譜派: 30派
(前有四世無派,從國字起派)
國正天心順,官清明自安。祖德留昌遠,光大啟華榮。本朝忠承顯,學文家道傳。
888、新民尖角吳道東支系譜派:
(吳道東—吳君秩—吳猶—吳昆四世無派,從正字輩起派)
正芝延家聲,元良國楚興。永開榮發(fā)緒,長慶富貴春。積善承先德,忠信紹祖仁。
典謨光前澤,詩禮裕后昆。圣賢書為寶,傳習道大振。業(yè)績宏其志,勤學可立升。
文章增高品,方顯奇才能。英雄獻功勛,安邦定太平。
889、公平團包吳雙臺支系譜派:60派
雙玉松文述,尚國政朝廷。友德富貴久,永善萬世興。定順天山遠,孝和振家聲。
仁義當存厚,忠信享太平。圣賢廣開化,詩書顯耀榮。光宗立大本,良材輔邦君。
890、太和吳詩支系譜派:50派
(從吳詩的詩起派)
詩國甲勝美,文章振家聲。榮顯聯(lián)登弟,光輝耀名庭。 宗功傳祖德,
富貴永長春。忠厚貽衍慶,壽祿吉昌寧。 顧順承傳右,恩澤萬代興。
891、甲高吳玠支系譜派:
(從吳玠以下傳十四世后,從元字起派)
元運時開泰,治熙景際康。文興邦國定,士正朝廷光。
永紹先宗志,長癸弈世方。進登清盛扆,大緒發(fā)其祥。
892、長安鄉(xiāng)吳泰祥支系譜派:
景運泰錫楊,賢才繼惠昌。仁義傳家寶,詩書輔國良。
千年承祖澤,萬翼珩宗芳。高明天德永,博厚地功長。
893、平皋村吳三英支系譜派:30派
德以應玉祖,萬帝延興楚。肇啟裔嗣良,輝弘世柱享。詩書光圣道,金殿衣冠傳。
894、吐祥鎮(zhèn)白蠟始祖吳篪支系譜派:
萬紹吳宗嘉映公,士登文學選朝中。濟世安邦光祖德,言揚行舉振先功。
895、新民鎮(zhèn)麻柳鎮(zhèn)吳良材支系譜派:16派
正光兆瑞,運際其昌。泰亨祖應,定光家邦。
896、吐祥鎮(zhèn)吳天寶支系譜派:20派
詩書傳令緒,禮義守前修。家學承先訓,鴻模煥世獻。
897、興隆吳正梅、平皋的大面坡吳訓文、朱衣的喬姓改吳姓的三支同譜派:32派
正德厚生,謨訓迪遵。肇修繼起,右序有倫。
世重五節(jié),運開文明。忠孝垂裕,家聲永存。
898、新民吳天金支系譜派:30派
一必尚永天,文武啟太邦。朝廷國正順,福帝照尊祥。粘川恒東應,五自定乾坤。
(吳朝關(guān)口述,字不太準確)
899、黃村土坎吳三聘支系譜派:20派
茂世維安本,家興選文中。承先常守志,克繼在邦東。
900、公平吳隆支系譜派:20派
(前有六世為:隆、弘、正、紀、思、其。從大字起派)
大士文光國,榮崇道德昌。傳家登孝友,繼世啟賢良。
(后增派語未錄入)
901、吐祥吳登榜支系譜派:40派
登永弘承光,緒正家開國。世明大義文,武俊德遠廷。
廣學科理尊,賢培才耀展。勤慎公忠立,志英能乾元。
902、蘭定吳仁禮支系譜派:20派
春元大學士,仁文國家新。揚名光祖德,世澤永長興。
903、荊竹鄉(xiāng)(土家族鄉(xiāng))吳延冕支系譜派:48派
伯本海紹,德大永泰。興世廷盛,士能尚志。遠繼先祖,宏開后嗣。
孝友為重,詩禮宜式。揖正家聲,雍和甲弟。朝友恭佐,克昌令緒。
904、龍橋含瑞士家族鄉(xiāng)、吳復后裔譜派:
嘉名肇錫,運際其昌。學宗周禮,通正朝常。
元勛光啟,大業(yè)宣揚。久文振武,蘭桂勝芝。
905、興隆吳士蛟支系譜派:
萬壽武宮家應宗,士登文學長澤中。積善立德丕聲振,定國安邦慣古今。
906、吳定清支系譜派:
大士元朝,定國政永。啟興玉坤,有德玖慶治長春。
907、廟灣吳定林支系譜派:
定國安邦家學啟,佑其可厚官萬代。輔朝永作成千秋。
908、石崗鄉(xiāng)吳士皇支系譜派:
方必成學士,世家丙興隆。祖德興詩書,繼詞耀寶功。
仁義灃智明,及善望戶宏。孝友光前代,國作真亭豐。
清泰恒傳元,賢良立朝中。
909、長安鄉(xiāng)吳國友與大樹鎮(zhèn)16派定為吳國禎同派。
吳文榜支系譜派:
方正世楚,心元開泰。文應科弟,永發(fā)云昌。
910、馮坪吳士元支系譜派:
祈仕家大振,祖德世萬長。天保先授瑞,詩書必榮華。
楚江才文武,名懷金玉興。從善能有繼,行省道宏登。
911、吳良秀支系派語:
永仲伯興啟,孟應占忠良。衍慶洪昌遠,全恒振紀綱。
京都元道學,華國重文章。延佩詩和禮,天家作棟梁。
912、五馬鎮(zhèn)(原楊坪鄉(xiāng))吳應舉支系譜派:32派
應貴玄文,正大光明。既受永昌,元亨利貞。
祖德毓泰,傳家輝芳。安樂吉慶,天寶福長。
913、草堂吳康文支系譜派:
承希新應哲,家慧照維康。增政開運祖,榮發(fā)永遠強。
譜派未收錄的支系有待更新增補中
十五、四川省(914—1449,共536支)
914、四川成都市一支吳氏字輩:
。。。錫慶加全發(fā)。。(據(jù)傳先祖將一口鍋打成3個分與3弟兄,稱打鍋吳)
聯(lián)系人:吳開明(吳慶國)
915、四川成都市一支吳氏字輩:
前派:首登應啟,世華慶洪延
后派:志大學方,道成文光,家國崇正,比久之良。 聯(lián)系人:吳李明QQ393040552
916、四川成都市一支吳氏字輩:
萬永踏啟載,登朝連有生,文華德志安。聯(lián)系人:吳華東
917、四川成都市一支吳氏字輩:
。。。德隆子世昌。。。 聯(lián)系人:吳子英
918、四川成都市西門土橋一支吳氏字輩:
洪光文遠克
919、四川成都市(從湖北入川)一支吳氏字輩:該支系少微公后裔
國士之宏,鳳紹大業(yè),克佑后昌,恒懷祖德,賢才煥啟,運慶文明。
聯(lián)系人:吳祖孝
920、四川成都市溫江區(qū)金馬鎮(zhèn)一支吳氏字輩:
……錫文洪世澤,廷祥應進珍……
家譜于文革期間被燒,以前清明朝會是在溫江縣城東門外的大墳壩,該支在金馬有二三十戶人。 聯(lián)系人:吳洪福
921、四川成都市新都區(qū)甘露村一支吳氏字輩:
君裔朝廷,世道開景,立志常信,光宗耀祖,大振家聲,祥云瑞彩,國寶龍鳳,榮華福祿,紀壽長春,元亨利貞。
世系:75世源-友全-伯玉-看舉-法猷-仁輔-時遠-仲誠-俊-灝-文秀-康府-元魁-謹-绱緒-永隆-逢葉(由廣東興寧遷川金堂)-(92世)君清(后遷新都甘露奄)。
922、四川新都區(qū)石板灘馬家村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思朝興有國。后用文行公字輩為:奕成陞必先,修德有名賢。……
現(xiàn)傳至“名”字輩。(本支與文行公支差一輩,學圣為文行之侄。)
世系為:(75世)源—友金—仕能—時昌—繼安—茂全—維綱—顓—東榮—子玉—凰翼—若隆—再和—先逑—鼎安—(90世)學圣遷新都區(qū)石板灘馬家村,子孫分布石板灘、木蘭、成都。
923、四川新都區(qū)馬家鎮(zhèn)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必玉鼎象汝 道贊先光嘉 大有云化天 江朝萬世希 為公名
世系為:(75世)源—友全—伯玉—看舉—法猷—保泰—法?—法?—法?—法?—趙?—文?—騰?—家?—玉濱(89世)(由龍川馬埔崗上、崗下遷新都馬家)
924、四川新都區(qū)馬家石壩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從權(quán)登來年,余鳳景懷元,炳申為守道,家兆運中天。
925、四川新都區(qū)正因、新繁、成都維智公(明崇禎人)子玉公(清康熙人)吳氏家譜字派:
邦國紹文治,明良上世逢。純修微澤厚,顯耀受恩崇。先德昭仁讓,貽謀本敬恭。克誠敦孝友,萬代永興隆。 聯(lián)系人:吳上益 QQ1475732352
926、四川新都區(qū)桂林鄉(xiāng)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蘭盛公起輩為:盛德永志國,大道奉朝興。安邦樂順世,長久步青云。(此字輩為入川后編纂)。現(xiàn)已傳至“安”字輩。
世系為:(75世)源—友全—伯成—君厚—法興—法響—法隆—法滔—鳳車音—金積—橋梁—思奮—若龍—幼新—子華—為宏—(91世)蘭盛(由龍川李埔遷新都桂林)子孫分布團結(jié)、沱江、桂林、泗水、華藏崇義、成都等地。
927、四川新都區(qū)三河鎮(zhèn)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文泰貴科開朝廷,光宗耀祖振家聲。福至榮華恩永賜,德全仁義世長存。
世系為:(75世)源—千鎰—伯誠—君厚—法滔—部泗—太三—橋柱—思容—若盛—弘洲—(86年)文越(其族譜記載與龍川總譜相差3代,文越應為89世),子孫分布三河、新繁等地。
928、四川新都區(qū)泰興鎮(zhèn)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廷蘭明元洪,有福祿建重。德廣萬世統(tǒng),宗思開文崇。
世系為:(75世)源—友全—伯成—君厚—法響—法震—萬—冕—橋南—思省—起秀—世鎮(zhèn)—子騰—(88世)廷煥、廷輝。(其族譜記載與龍川總譜也存在差異,廷煥應為90世),子孫主要分布泰興等地。
929、四川新都區(qū)五桂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傳三讓德可史成年忠……
930、四川新都區(qū)竹友(姜家碾)吳氏家譜字派:
……高育成機美成大選光明……
931、四川新都區(qū)青白江祥福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國正天心順,家主萬事興……
932、四川新都區(qū)天元吳氏家譜字派:
……光宗再慎修,炳堅成世澤,克一起宏游……
933、四川新都區(qū)遷到青白江區(qū)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玉堂青煙繼,三興昭德昌……
934、四川新都區(qū)、彭州、郫縣、都江堰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國道文朝永隆天 德厚仁生世闖進延 【聯(lián)系人:吳厚建QQ348943421】
935、四川省成都都江堰市吳氏定國公支系字輩:
吳氏定國公于1611年,從湖北杖冊來川臣事于蜀王職司皇冊。引告歸田后重返湖北黃州府孝感攜家眷入川并定居于彭山的漢安鄉(xiāng)歧山廟牽布坪,20字輩:春仁啟碧玉、仕天作俊佳、守太宏先治、肇懋方銘昌。分布都江堰大觀鎮(zhèn)、安龍鎮(zhèn)、青城山鎮(zhèn)及周邊地區(qū),人口達數(shù)以萬計。 吳麟。
936、四川郫縣一支吳氏字派:
宇上正邦文朝德,家傳克繼守先聲。大昌事業(yè)為倫理,崇學儒修毓俊英。
世系:伯成—君厚—法興—法明—永貞—大勇—喜二郎—賓三郎—寧宇—上顯—正雁(康熙年間遷入成都雙龍橋) 【聯(lián)系人:吳先之QQ329521543】
937、四川郫縣三道堰、團結(jié)一支吳氏字派:
隆允萬茂忠,應單國芝仲,大元(宗)廷學(其)正,周文天永公。
入川始祖吳隆公,成化五年,由湖北麻城孝感入川,落業(yè)成都。歷八代,遭張獻忠之亂,我祖上兄弟七十七人各奔東西。邛、茂、彭、灌、雅等地。戰(zhàn)亂平息后唯長房(我支)五子回郫縣三道堰定居,后一支于團結(jié)老君橋。
一世祖吳隆,生子允昌:二世祖吳允昌,生子萬柏;三世祖吳萬柏,生子茂林;四世祖吳茂林,生四子:忠榮、忠華、忠孝、忠順;五世祖吳忠榮,生二子:應魁、應朝。
聯(lián)系人:吳永清
938、四川成都市郫都區(qū)安德鎮(zhèn)兩路口一支吳氏字派:
元生德國永,炳正道懷光,家培地乃昌,仕方珍禮行。 聯(lián)系人:吳道鵬
939、四川成都青白江區(qū)彌牟鎮(zhèn)三星村吳家堰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老字派:受國應周朝,興永正志德。
新字輩:榮貴書香遠,祥光慶福華。
世系:(75世)源-廷玉(友金公)-仕能-時舉-繼孫-善良-文盛-吳瑋-潤文-子雄-鳳賢-友麟-日賓-受祥。
本支是從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入川,始祖受祥公,本支為廖芬房支系。
聯(lián)系人:吳雙劍 QQ455787261
940、四川金堂縣吳家橋吳氏家譜字派:
利立必言廷,國正天星明。書原知義讀,性以書倫誠。克已心常泰,修身道自生。作述真人孝,守為見品行。家聲三讓古,世業(yè)大清新。
蜀川一世祖鵬立公端睦妣陳,子女五:必鳳、必文、必秀、必盛和必云。始祖公生于康熙五十年辛卯歲九月初九日,系今廣東梅州市五華縣人,始祖母生于康熙五十三年甲午歲九月初九日,系今廣東吉鄉(xiāng)人。乾隆十七年壬申歲廣東鬧水災,始祖母攜長子必文逃荒,于六月十九日首批進川,同月二十九日暫住簡州(現(xiàn)簡陽市)東鄉(xiāng)雙岔壩,這時已是窮困潦倒之處境。后移居金邑(現(xiàn)金堂縣)芭蕉溝柏樹灣吳家橋(今金堂縣雙流公社建設(shè)一隊)。當初佃一何姓家業(yè),在始祖母內(nèi)外輔助下,家業(yè)開始復蘇、漸漸興旺,家產(chǎn)也逐年豐厚,并開始置辦龍洞灣地產(chǎn)。后又添置上下河壩、板栗灣地產(chǎn)。同治八年建祠于芭蕉溝獅子山下中河壩。由廷超等諸公管理、整理本系吳家立規(guī)、立本之排行。在川已發(fā)展到第九代。
941、四川金堂縣吳家橋吳氏家譜字派:
利立必言桐,順善兆臣忠。貞元啟嘉運,恩榮大錫崇。鼎甲光明遠,經(jīng)綸奕世通。德修承先緒,勛懋慶永鴻。
本族系江西豐順湯田移居廣東嘉應州長樂縣,始祖:吳公諱美生,字念三,又名文聰。妣厝氏,子一:清。
原籍:廣東嘉應州長樂縣洑溪都溜沙約約五家鄉(xiāng)東安寨(現(xiàn)今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筑祖祠。 聯(lián)系人:吳祥 QQ1376469000
942、四川金堂縣陳家溝吳氏家譜字派:
玄茂都萬蘅,國正朝興世,兆應吉裘鄉(xiāng)繡,紹宗定永賢,良才通天子,福壽載長春。
始祖:肇基祖 吳兆*(金監(jiān)) 原籍江西南昌府溰城縣。
遷徙情況:吳兆*(金監(jiān))祖婆徐氏夫婦于雍正元年,上川西成都府金堂縣下四鄉(xiāng)十甲二單地名陳家溝落業(yè)。
先祖情況:一代啟祖吳玄德,妣凌氏系江西南昌府溰城縣祠化寺圳上項人,有過填湖廣長沙府湘鄉(xiāng)縣上里五十八都衡陽鄉(xiāng)屋*沖……。 聯(lián)系人:吳賢松 QQ:270457205
943、四川省金堂縣福興鎮(zhèn)一支吳氏字輩:
萬代文學忠,國順正朝天 聯(lián)系人:吳順福
944、四川省金堂縣一支吳氏字輩:
登正國朝文,世代興龍虎,永遠放光明。
945、四川省金堂縣三即鎮(zhèn)一支吳氏字輩:
老字派:思道世聯(lián)登,永佑代宗興,圣賢真治國,三星在朝廷。
后新續(xù)字派:君正洪福現(xiàn),官清明長安,祖德傳家遠,榮華富貴全。
入川始祖吳道利。本支原系江西省吉安府太和縣鵝頸大溝分派于湖廣省,湖南道長沙府正洲縣所屯分派奉旨西道四川省成都府金堂縣三即鎮(zhèn)(現(xiàn)名廣興鎮(zhèn))。
現(xiàn)主要分布成都市金堂縣廣興鎮(zhèn),又新鎮(zhèn),土橋鎮(zhèn)等地居住,人丁興旺,人口上千。
聯(lián)系人:吳宗伙 QQ2471289566
946、 四川省金堂縣清江鎮(zhèn)花牌坊村18組一支吳氏家譜字輩:
老輩口傳老字輩:君月元芳正,崇留國寶真。
新排字輩:萬事如春開,德志永勝利。
該支上溯先祖至“正”字輩吳正財、吳正清、現(xiàn)已傳至“寶”字輩。
聯(lián)系人:吳國堅 QQ576390680
947、四川吳家橋【遷始祖:吳子南】家譜字派:
良于曰斯衍,蕃碩舒翹英,肇慶自樞祥,調(diào)鼏著其勤,昭茲垂令緒,佑啓后嗣人。
948、四川省簡陽市河東鎮(zhèn)黃家溝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①……朝廷元國居,必宗應維其,子克紹祖道,明達正嘉思,大端存心尚,作述先以時。文武全敬孝,功成名顯馳,修性能平治,世代輝門楣,親恩群重報,后裔步金梯。……
注:從該支吳氏始祖吳斯先第4代起始。
該支世系:泰伯—季子—宣—綸—宥—坤二—泰甫—四六郎—源—友全—伯善—永富—長發(fā)—文寶—萬興—永暄—顏—玉鏗—普宙—海—文煒—世珍—愈—斯先—德舟
聯(lián)系人:吳福生、吳必華
②斯德云朝廷元善太和春承繼宗功祖澤新先世發(fā)祥懷燕翼賢孫純武作鴻賓全家孝友常凝亦代雍熙克體仁。
注:字輩從斯彥公開始。
該支世系:泰伯-季子-吳宣-吳綸-吳宥-吳坤二-吳泰浦-吳四六郎-吳源-友全-伯善-永富-文寶-萬興-永宣-吳愷-玉鑒-本益-吳憲-文德-世興-吳泮(系入川始祖,譜書寫成惠)-斯彥、斯乾、斯坤1727年入川。斯仁、斯羲留廣東和平下陵。-德嶽(斯彥次子)-云鵬-朝發(fā)-廷紀-鼎元-善全--太吉-和賓。
世興公生三子:泮公、洪公、滄公。泮公后人斯彥、斯乾、斯坤入川,而后洪公后人斯芳公,斯煌公入川不祥,德資公后人占珍、占珠公入川不祥。
聯(lián)系人:吳和賓QQ512061195;吳前春QQ496710118290。
③該支世系:吳源-友全-伯善-永富-文寶-萬成-千五郎-萬四郎-太一郎-玉鳳-本道-吳謙-文生-世捷-廷玉-斯先-德寬-石貴,觀門公入川。
廣東聯(lián)系人:吳飛熊QQ3092562449
949、四川省簡陽吳嘉銓宗支統(tǒng)一字派:
泰伯-季子-吳宣-吳念一郎-吳念十二-吳十四-吳十六-吳祖受-吳三哥-吳原得-吳永全-吳細滿-吳應崇-吳文顯-吳秉德-吳希賢-吳興忠-吳嘉銓:
字輩:應文秉希興嘉,永繼世德,大發(fā)其祥。傳家忠孝,輔國賢良。人文起,金玉滿堂。天賜純嘏,祚胤錦長。 陛虹萬吉,功鼎宸碧,旭光源曌晟煜璽澤,昊翀武強,春欽熠昂,遠瑾舉琨,華貴輝章,常龍承邦,尚奉棟梁,嗣鼐安寶,皋振建康,有翥君杲,攀逵俊浩,贇偉立志,正義明朝,繁榮順道。
注:從該支吳氏始祖吳嘉銓的前5代起始。
950、四川省簡陽一支家譜字派:
應勝仕簡希修坤。增光興懋家道正,嗣季同宗萬化民。百千億兆祖德遠,孝子賢孫必久存。善人富貴由天定,一統(tǒng)江山有圣君。
951、四川省簡陽縣石橋鎮(zhèn)、資中縣新橋、魚溪、雙龍鎮(zhèn)同川鄉(xiāng)吳家灣一支家譜字派:
老字派:興隆至長春,洪(澄)濱邦自正廷,文開天運盛,榮華萬代興。
新議:文開天運盛,賢哲紹書香,孝友承先澤,經(jīng)綸濟世昌。
明朝成化年間,湖北黃州府麻城縣吳祥麟舉孝廉后,授四川榮昌縣令,因政績卓著升瀘州、重慶、成都府官,晚年定居仁壽。長子吳模授中書給事,孫子吳敬岳,明時為兩廣察院。次子吳楷,明代進士,其子孫眾多,明末因逃避戰(zhàn)亂,大部分遷往廣東、貴州、云南等地。留下吳興隆一支居資中縣新橋、魚溪、雙龍等地。
聯(lián)系人:資中吳敬 QQ568847843
952、四川省簡陽一支家譜字派:
入川遷建始祖首重排行: 伯大總茂起生天萬體克國文光正家邦永世必榮昌。
新修訂了20輩:忠孝長發(fā)遠,富貴在賢良。承先崇讓德,思源自騰芳。
聯(lián)系人:吳斌QQ593709091
953、四川簡陽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朝廷元善太和春 承繼宗功祖澤新 ......
該支入川始祖:一世祖有惠公;二世祖斯坤公;三世祖德善公;四世祖云蘭公。字輩是后定的。【聯(lián)系人:吳前春 QQ 496710118】
954、四川省宜賓市宜賓縣明威吳興彩支系統(tǒng)一字派:
…… 德以均添應玉祖,萬大本尚民興楚。佑啟裔嗣賢,恢宏世緒亨,詩書振后遠,金殿傳永冠。……注:從該支吳氏先祖吳德落起始。
955、四川省宜賓市宜賓縣邱場鄉(xiāng)(原湖北黃州府孝感鄉(xiāng)入川)一支吳氏字派 :
元亨利貞信善,仁義禮智綿長。五倫克守古訓,世德自爾遐昌。
(元亨利貞信善,仁義禮智詢良。橾本維遵古訓,恒傳世代典章。忠孝綱常興振,德澤裕后綿長。祥和自臻瑞慶,天申茀祿榮昌。)
956、四川省宜賓市宜賓一支吳氏字派 :
才文天通,再正光勝秀,遠芳智達,慶世高明聲。
該支從貴州入川,在重慶合川等地,家譜上有個叫吳通富,是長房,該支是他的弟弟吳通華派的一支,現(xiàn)居四川宜賓。 【聯(lián)系人:吳達華QQ642219293】
957、四川省宜賓市宜賓(明末清初從麻城移居重慶現(xiàn)四川宜賓)一支吳氏字派 :
棟國鴻文印思鱗啟開明超永道昌友萬代信星堂。 聯(lián)系人:QQ244498688
958、四川宜賓市宜賓吳必秀支吳氏字輩:
續(xù)國廷世璋,懷宗文星正,大代成先緒,永朝紹光昌
聯(lián)系人:吳成才QQ1344799930
959、四川省宜賓市宜賓一支吳氏字派 :
良公藩中有,繼國天登起,在尚明德永,清維學道長,友貴修倫康。
聯(lián)系人:吳維軍
960、四川省宜賓市宜賓縣吳家祠支系統(tǒng)一字派 :
草衣世木水,齡毓士金思,茂澤光宗遠,昌榮萬代興,國朝登福永,銘業(yè)繼良臣,學富增仁德文章耀大清。 聯(lián)系人:吳宗品
961、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清平鄉(xiāng)一支吳氏字派 :
江西十字輪派:仕應通洪學 光宗耀祖榮
走散湖廣:永應國正天心順
走散元洲:在正通勝秀,光明仕尚章,華啟廷仲國,朝登萬世昌。(聯(lián)系人:吳重遠)
962、四川宜賓筠連沐愛鎮(zhèn)金平村三組一支吳氏字輩:
緒之永登科,弟華光昌遠,德裕承先后,孝義啟文明,世代振家聲
聯(lián)系人:吳昌均QQ1653672296264。
963、四川宜賓筠連孔雀鄉(xiāng)一支吳氏字輩:
再正通光啟,京省都明揚,孝維百行本,永世守綿長……
聯(lián)系人:QQ275053895
964、四川省宜賓筠連縣、高縣吳一善宗支統(tǒng)一字派:
……啟鳳朝天,士文友德全。忠孝傳家國,詩書佑后賢。
續(xù):才華昭富貴,品質(zhì)重清廉。祖澤宗功遠,世代永延綿。……
注:自該支吳氏始祖吳一善起始。
965、四川省宜賓筠連縣吳潤府宗支統(tǒng)一字派 :
……潤、肱、振、連。仕、秀、肇、文。國、正、天、星、順。朝、廷、永、安、
康。尚、啟、云、通、廣。子、承、福、業(yè)、長。……
注:自該支吳氏始遷祖吳潤府起始。
966、四川省筠連縣豐盛號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冠體承昌延世澤。康強民富建中華。宗源泰伯繼先美。立志青云超明哲。……
注:自該支吳氏始遷祖吳冠雄起始。
967、四川省筠連縣吳瑞鳳宗支統(tǒng)一字派:
瑞希懷世生,占元宏正連,開國思忠厚,承家重孝和,禮明昌永遠,德達啟祥多。
注:從該支吳氏始遷祖吳瑞鳳起始。
968、四川省筠連縣吳氏一支字派:
啟祥紹字坤,亞洲國永正,家邦世大洪。
969、四川省筠連縣龍川溪吳氏一支字派:
再正通光啟,京省都名揚,孝為百行本,永世守綿長。詩書思勤習,禮樂應綱常,大道文章府,經(jīng)緯新時堂。
該支系貴州遠口吳氏吳盛公后裔,該字輩從吳再貴公300多年前由貴州遷入四川時起。龍川溪是地名,是入川祖人落腳點和葬身地,故稱龍川溪吳氏。
聯(lián)系人:吳揚文QQ2596164249
970、四川省筠連縣城各社區(qū)聯(lián)波公吳氏一支字派:
聯(lián)思玉崇正以順、康強民富振中華、宗源泰伯繼先美、立志凌云超蛤哲。
971、四川省筠連縣龍懷壩梓岳公吳氏一支字派:
岳邦兆崇正以順、康強民富振中華、宗源泰伯繼先美、立志凌云超蛤哲。
972、四川省筠連縣武德鄉(xiāng)、沐愛鎮(zhèn)、金鑾壩、巡司鎮(zhèn)四方碑一帶正才公吳氏家譜字派:
之其正文、思占光明 、興德朝廷、榮華富貴。
973、四川省筠連縣中和村及縣城冠雄公吳氏一支字派:
冠休承昌延世澤、康強民富振中華、宗源泰伯繼先美、立志凌云超蛤哲。
974、四川省筠連縣城慶甲源吳氏一支字派:
甲在其光道大順,康強民富振中華、宗源泰伯繼先美、立志凌云超蛤哲。
975、四川省筠連縣龍鎮(zhèn)鄉(xiāng)后溪村良迪公吳氏一支字派:
繼仕稱良玉、光裕顯祖榮、德惠成功立、興家永太平、維宏書紹啟、進義應平香、昌盛發(fā)祥瑞、欽勛遠名揚。
976、四川省筠連縣古樓土橫村維興公吳氏一支字派:
子福永思宗、肇成遷居維、山元正朝開、忠啟發(fā)其祥、國大世明顯、道德洪光。
977、四川省筠連縣巡司鄉(xiāng)小河其清公吳氏一支字派:
先文偉國治永紹、康強民富振中華、宗源泰伯繼先美、立志凌云超蛤哲。
978、四川省筠連縣巡司鄉(xiāng)小河一帶洪倫公吳氏一支字派:
洪世朝、永吉昌、一振年華、鵬程萬里、宗源泰伯、承先啟德、立場凌云、再建輝煌。
979、四川省筠連縣雙河吳家溝一帶潤甫公吳氏一支字派:
潤肱振連、仕秀肇文、國正天心順、朝廷永安康、尚啟榮通神廣、子承福業(yè)長。
980、四川省筠連縣古樓下壩炭廠坡元良公吳氏一支字派:
海孟受碧、金富亮鵬、啟世榮元玉、朝廷仕子光家邦。
981、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吳氏一支字派:
啟祥紹澤坤,應周國永正,家邦世大洪,申安榮光鳳。 聯(lián)系人:吳大成QQ503625073
982、四川宜賓一支吳氏家譜字輩:
朝應瑛正,天元文學,永世光昌,萬代宏福。道遠澤長,啟厚康樂,繼承至德,賢良瑞卓。
(前四代以名字為派,后為入川后新編字派)。
始祖朝富公于清初順治時由湖廣寶慶府城內(nèi)入川,暫居洪縣新保漕。尋遷敘州府慶符縣(今高縣)大窩場鴨池建業(yè)。配肖氏,生一子應舉,康熙41年壬午科武舉,榜名鵬舉。配熊氏,生一子吳瑛,康熙56年丁酉科武舉,置買豇豆灣產(chǎn)業(yè)。配羅氏,生二子:長正榜、次正權(quán)。繼配楊氏,生一子正倫。瑛 公長子正榜,清乾隆丙寅年生,享年96歲,置買大榜上產(chǎn)業(yè)。配楊真壽,生四子:度天富、次天貴、三天佑、四天相。主要居住在宜賓高縣大窩鎮(zhèn)的水井村、石壩村、三塊村、大灘村、陳坳村、龍泉村、百花村及大窩鎮(zhèn)街道等地方。
聯(lián)系人:吳昌云 QQ2117315952
983、四川宜賓高縣來復鎮(zhèn)通書村、月江鎮(zhèn)一支吳氏家譜字輩:
萬進啟程,芳鳳(復)朝國,德文玉志,顯華忠廷。
據(jù)說由湖廣麻城縣孝感鄉(xiāng)入川樂山,由于樂山發(fā)洪水,遂遷今高縣來復鎮(zhèn)通書村,約有二三百人,另外高縣月波壩約有二三百人與其同支。
……國家澤厚成……
984、四川宜賓高縣可久鎮(zhèn)一支吳氏家譜字輩:
金訓廷仲應覺登仕紹守明傳文章聰俊。
985、四川宜賓市吳必秀一支家譜字派:
續(xù)國廷世璋,懷宗文星正,大代成先緒,永朝紹光昌。
【聯(lián)系人:吳成才QQ1120970608】
986、四川宜賓一支家譜字派:
胡其林廣壽,之夢可朝高,金爾正先向……
987、四川宜賓市江安縣土地沖一支家譜字派:(始祖吳君佐,孝感鄉(xiāng)人氏。)
文庭興世仕 孝有啟祥光 永德隆昌遠 忠恩慶澤長。
聯(lián)系人:吳平
988、四川宜賓市江安縣迎安、水清、鐵清、四面山吳氏家譜字派:
舊:國鼎法昌成,元興恩錫廷,宗功貽澤裕,祖德思馨明,仁孝心登第,學賢志廣深,焦 今能顯遠,世代可揚名。
新:國鼎法昌成,元興恩錫廷,宗華邦振舉,代遠士廉清,大有隆光蔚,維新駿德英,繼開龍祚祿,百世永揚名。
本宗支79世祖吳國祥、吳國瑞、吳國和、吳國茂、吳國榮兄弟五人從廣東惠州府龍川縣(今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步行入川,代代相傳,至今已傳至94世,人口約20000余人。
聯(lián)系人:吳宗平QQ470182008
989、四川宜賓市南溪區(qū)裴石鎮(zhèn)培石村三組一支吳氏字輩:
。。。清臣仲永福壽長。。。聯(lián)系人:吳永奎
990、四川宜賓市南溪區(qū)石鼓鄉(xiāng)一支吳氏字輩:
林陽先德,貽裕維親。國華家寶,世再其英。 聯(lián)系人:吳維強
991、四川宜賓市南溪區(qū)羅龍街道雙朝門吳氏字輩:
上川第一代吳登榜、二代吳永昌、三代吳碧、后才有20字派:文光懷志錦,興宗任仕祥,運泰尤明啟,鐘禛發(fā)吉長。
聯(lián)系人:吳任梁 QQ1810573538
992、四川宜賓長寧縣竹海鎮(zhèn)龍慶村大山組一支吳氏字輩:
文昌紅泰運,明德昭家傳,原善承先業(yè),龍安定遠年。聯(lián)系人:吳運成QQ2574389193
993、四川宜賓月波壩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國家澤厚成……
994、四川宜賓邱場鄉(xiāng)(原湖北黃州府孝感鄉(xiāng)入川遷入)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元亨利貞信善、仁義禮智綿長、五倫克守古訓、世德自爾遐昌。
(元亨利貞信善,仁義禮智詢良,橾本維遵古訓,恒傳世代典章,忠孝綱常興振,德澤裕后綿長,祥和自臻瑞慶,天申茀祿榮昌。)
995、四川省奕良縣小草壩鄉(xiāng)洪錫公吳氏一支字派:
正開文定祥、光明家庭仕、榮華大吉昌、永盛鄉(xiāng)顯學、登朝萬俊宏。
996、四川省珙縣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
良公藩宗有,繼國書茂正,龍應泰玉成,賢思文學德,長發(fā)貴修能。
997、四川省珙縣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
吳良弼房(從吳良起始):
朝良大永廷正登,應世茂國思先文。懷德必定天開化,榮華金玉肇東興。啟緒增輝承杰澤,守忠體孝發(fā)家聲,青廉仁友昌宏業(yè),平治常存萬代名。
注:本支字派以朝舉公為一世祖起算,永字輩和廷字輩之間空一代,永字輩為永官、永杰,永官生三子:吳興、吳旺、吳仲,吳杰生子吳坤、吳倫、吳遐、吳烈。這一代為兩字名,所以空一輩沒有字輩。
998、四川省珙縣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吳良金一支 興文縣周家鎮(zhèn)嘉興村一支
良公藩中有繼國書茂正龍應泰玉成賢思文學紹 開軒福志平
聯(lián)系人:吳勁松
999、四川省珙縣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良公藩中有,繼國天登起,在尚明德永,清維學道長,友貴修倫康,家政基能立,華族代紹興,余徽懷遠志,廣蔓至云孫,冊牒常昭著,與圖幸可循,詞成依古序,衍澤復培根。
注:吳良金房(從吳良金父輩起始)。
1000、四川省黃龍吳氏一支通族六十四字家譜字派:
洪維我宗,生民自周,記序世家,端為之首,至德所貽,實庶且永,代鍾哲人,在君左右,允文亦武,亮節(jié)高風,輝煌典策,蔚焉國楨,丕嗣徽音,望諸賢裔,凡億孫曾,尚其懋哉。
注:康熙廿五年丙寅七月望日(一六八六年)賜進士出身南康縣令裔孫吳黃龍編定。
1001、四川省安岳縣通賢區(qū)附郭鄉(xiāng)重石山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福壽忠廷永,喜嘉有慶新,世朝能大立;光顯應名就,文章逢泰運,嗣長遇達春;養(yǎng)原思珍祖,祥開夢瑞齡,時際昌隆盛;恩敷意北甯,敦篤懷仁本,萬代?奇英。
1002、四川省安岳縣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
文占國三元,光廷永紹先。希賢登仕品,長耀壽明天。
該支系由貴州貴西遵義軍民府遵義縣東鄉(xiāng)通平里九甲入川。支祖吳儻,始遷祖吳應龍、吳化龍、吳秀龍。 聯(lián)系人:吳廷森 QQ562724386
1003、四川省安岳縣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
錫爾永隆,文正邦仁。崇武顯達,源遠長春。碧玉聯(lián)芳,偉大光榮。
1004、四川省安岳縣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
勝秀再正通,光明仕尚章,紹啟承重國,朝廷萬世昌。(聯(lián)系人:吳重遠)
1005、四川安岳通賢、文化鎮(zhèn)、周禮鎮(zhèn),營山大廟、三元、通天、茶盤,通江曲濱吳家溝,達州等吳氏家譜字派:
福壽忠廷永,喜嘉有慶新。世朝能大立,光顯應明成。文章逢泰運,嗣長遇遠春。仰源思先祖,祥開肇錫齡。時際昌隆盛,恩敷億兆寧。敦篤懷仁本, 萬代毓奇英。
聯(lián)系人:吳先生QQ949630092 吳煒QQ1063334045 吳應江QQ455306512
1006、四川安岳縣來鳳鄉(xiāng)吳家溝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再 通光昌、正秀起洪剛、元寧錫祿位、世代發(fā)吉強、仁義填賢士、禮智應棟梁、榮華呈宗祖、富貴顯家邦。
1007、四川省安岳縣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
應永朝道鈞,世國忠良賢,明義輝元曜,福德傳家興。
聯(lián)系人: QQ823729014
1008、四川省安岳縣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
延漢承宗,太廷忠興,世傳萬古。
1009、四川省安岳縣林風鎮(zhèn)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
洪光紹啟仙仁中 聯(lián)系人:吳乾鵬 QQ1064670332
1010、四川安岳縣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應永朝道鈞,世國忠良賢,明義輝元曜,福德傳家興。(聯(lián)系人:吳中亮QQ823729014)
1011、四川省隆昌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
榮敬啟世昌、家達開賢良、德斐(音)斐(音)芳遠、清高福澤長。
1012、四川廣安悅來和達縣大樹鎮(zhèn)吳世萬家譜字輩:(入川始祖通畔、通富二祖)
再正通勝秀,文光達玉庭,啟顯祖榮貴,永遠躍宗親。1994年增加二十字派:讓德承先澤,延陵裕后昆。家道常習禮,世代風尚新。
聯(lián)系人:吳永華QQ750246647
1013、四川廣安代市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伯文興維登 顏宗時祖賢 之大尚迪泰
文田后人續(xù):世肇江佑 生衍楚南 中國孝家 承俊啓先
南田后人續(xù):學士正家國 忠孝丕鴻業(yè) 克純光世勛 允升協(xié)一德 【支祖:伯宗】
1014、四川廣安市武勝縣樂善鎮(zhèn)觀音寨一支吳氏家譜字輩:
康熙40年,由原湖南省沅洲府芷江縣平四里柳寨遷入原西川重慶府定遠縣河東慧星里又九甲老廟子坎下冬筍溝。
祁正文現(xiàn)子,元工金世澤長。祖德昌隆遠,宗功萬代芳。宏開多俊秀,永久裕賢良。國順天星顯,人和兆吉祥。
始遷祖:吳祈稀【后回柳寨,卒葬于柳寨】 入川第一世祖:吳正清
1015、四川廣安市武勝縣猛山觀音寺一支吳氏家譜字輩:
現(xiàn)勝秀應,在正大光,安本達元,世代忠良,先德克照,家有余長。
1016、四川廣安市武勝縣一支吳氏“悅”字輩:
正大光明廷……登基詩有文。 聯(lián)系人吳登,登字輩
1017、四川廣安一支吳氏“悅”字輩:
現(xiàn)勝秀應,在正引昌,守本達元,世代忠良,先德克紹,家有余光。崇福澤孝友,路道通光華,照本宇萬年樂昌隆!
1018、四川廣安協(xié)興吳氏字輩:
天清施文,必世代正榮,芳芝籣永茂,戰(zhàn)開太德禎,祥遠載蝗良,慶熙豐武賢。崇福澤孝友,正直通光華,照本宇萬年樂昌隆!
1019、四川廣安大梨樹吳氏字輩:
威武進英將,家榮大國光,維人存懷道,元玉登朝芳,良慶熙豐文,崇福澤孝友,正直通中華,照本宇萬年樂昌隆!
1020、四川老廣安免兒山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有若士登科,三元再朝廷。光宗明大德,世代永康寧。聯(lián)系人:吳元明QQ8451694
1021、四川廣安岳池長田鄉(xiāng)六村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在正通光昌盛秀,啟祖克大桂枝芳,際文積德靈江美,運化西域世長良。
1022、四川廣安岳池鎮(zhèn)吳氏家譜“裕”字派:
①……勝秀鳳,再正通光昌紹忠,明德孟安邦定國,強永遠世澤長。
聯(lián)系人:吳德軍,QQ43105801
②岳池鎮(zhèn)6村吳氏家譜“裕”字派:
……盛秀鳳,在正通光昌,家庭永遠多顯達,理智仁義要系繁發(fā)。
③岳池鎮(zhèn)吳氏家譜“裕”字派:
……盛秀鳳,再正通光昌,家庭永遠多顯達,仁義禮至耀全德,富貴金枝及榮發(fā)。
聯(lián)系人:吳剛QQ1376928107
④岳池鎮(zhèn)慶余本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老字派:再正通勝秀,人民一維新,三錫紹恩澤,忠良映丹心。
新字派:繼承先祖琳,倫常紀必永,九思端品行,勤學育才亨,孝慈友愛本,禮義謙潔根,敏慧啟宏猷,六合慶同春。
該支歷祖江西豐城,明永樂年間遷湖南芷江縣平鎮(zhèn)四里之中寨,康熙三十三年至康熙三十六年間入川。可考先祖自吳世萬始。
族人分布于蔣溪山、磨刀溪、磨家廟、四方井、陳家溝、萬家溝、詹家壩、吳家壩、小坪溝、懶谷溝、巒坡洞、板橋場、長五間、石橋溝等地。聯(lián)系人:吳榮華QQ773285760
1023、四川廣安岳池西關(guān)鄉(xiāng)土漢溝一支吳氏家譜字派:【始遷祖:光文公】
在正通光昌盛秀,富貴長發(fā)永世勛。步云攀桂書香繼,孝賢遠大立朝廷。
聯(lián)系人:吳云皇QQ260386177
1024、四川廣安岳池秦溪鎮(zhèn)小清溪村、高橋壩、青溪縣后山洞雁溝寨、梨子樹魯家坎一支吳氏家譜字派:【從湖南芷江縣平一里長應坡遷至宣恩牛鼻洞,再入川】
再正通光奉勝,世代祖?zhèn)鼾埾椋觊_國家科學,聲名永遠輝芳。【“國”字原來是“姬”字,“學”原來是“甲”。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本宗族人員到磨打鉤商議改的。【始遷祖:吳通道 吳秀樂】
1025、四川廣安岳池縣姜山寺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世尚應與朝道廷,憲嘉登必立嗣仕;增彩志大榮光才,成洪吉忠和永昌。
聯(lián)系人:吳松濤QQ419281988
1026、四川廣安岳池胡平溝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世上孺通道,文洪發(fā)啟榮昌 。國希隆盛永繼,天良寬從紀綱。樂善元一誠正,仁心自有安邦。好學必由忠信,大觀禮義奇芳。賢才能登卿仰,俊杰與耀三光。
聯(lián)系人:吳小雙 QQ1208308574
1027、四川廣安市岳池縣廻龍鄉(xiāng)吳家溝一支字輩:
再正通光昌勝秀,克承先志信超常,世傳讓德芳聲遠,肇啟文明永發(fā)祥。
聯(lián)系人:吳志倫QQ196179902
1028、四川廣安市岳池趙家灣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世尚應與朝道天,志月楚鳳可宜春,有益成就親賢安國。
1029、四川廣安市岳池普安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培置世代榮華,忠義永遠昌大,國正天星長順,家齊人自恒大。
1030、四川廣安市岳池斑竹園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老派:世尚應與…大朝廷,道希洪元啟文明。必盛天德鐘秀仕,永紹周祚萬代興。
新派50字:(初步貫至衛(wèi),乃如樹亦真,復弘令)漢偉,剛加炳似存,看見覺崇爾寶,自向業(yè)若任,凡亞執(zhí)允沛,惟奐星雙深,欲敘卓普及,韻濟則惠庚。
以上兩種字派“盛”與“初”平輩,“興”與“令”平輩,我支“興”字輩后面即是“漢”字輩了。 聯(lián)系人:吳雪鋒 QQ809234676.
1031、四川廣安市岳池縣院龍寺一支來自武昌府的吳氏家譜字派:
方正仕祚,新元宏開。人才蔚起,祖耀宗光。繼述有志,肇自周邦,廣仁懷義,端木興昌。泰臨福兆,崇以天良。成傳希孔,鐘秀增芳。俊德克明,世錫其祥。選彥華國,先序輝煌。
1032、四川廣安市岳池縣黃蓮橋一支來自湖南邵陽吳斗壘支的家譜字派:
仁義禮智信。仲太延繼,世宗大先。伯祚方新,賢才又起。祿錫自天,昌明永喜。(廣安華鎣市高興鎮(zhèn)花廟嘴村有該支) 聯(lián)系人:吳偉。
1033、四川廣安市岳池縣黃蓮橋、華鎣高興一支的家譜字派:
興賢才佑啟祿錫維天昌明遠禧……(據(jù)說是吳大漢三弟兄入川)。
1034、四川廣安市岳池縣天臺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眾世永生存,榮華顯大昌。
1035、四川廣安市岳池縣土門造甲埡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廷道千志明,子必文順朝,恩澤應永大,宏光啟四方。
聯(lián)系人:吳澤義 (現(xiàn)居岳池縣花園鎮(zhèn))
1036、四川廣安市岳池縣茍角鎮(zhèn)圣德山村吳家溝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永遠世庭元…… 聯(lián)系人:QQ2250370072
1037、四川廣安觀塘吳家廟漢石腦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宏作萬代,大廷中心,文人學士,治安良能,建功立德,先業(yè)敬承,永昭和順,對朝咸登。
后續(xù):光年照本宇萬年,樂昌隆
【始遷祖是從湖北通城,避紅巾軍之亂元朝末年一人入川的】
入川始祖:吳天壽。一世祖:吳海;二世祖:長友能、次顧隱、三友德;三世祖:吳輔;四世祖:長伯祥、次伯通、三伯淳、四伯成;五世祖:吳莘(伯祥子)、吳薦(伯通長子)、吳華(伯通次子)、吳藻(伯諄長子)、吳蘋(伯成之子);六世祖:元子、藻、寧、本、道;七世祖:明軾、明章;八世祖:際泰;九世祖:宏;十世祖:作;十一世祖:萬;十二世祖:代;十三世祖:大;十四世祖:廷;十五世祖:中;十六世祖:興。
1038、四川廣安觀塘下街嗣堂天壽公吳明軾支下吳氏家譜100字派:
正體先人德,祖宗世澤長。軒轅開氏族,后稷發(fā)枝祥。太伯多明哲,仲雍繼大坊。淳熙父益顯,成化道彌彰……。 聯(lián)系人:吳文貴 QQ122913864
1039、四川老廣安春堡山一支吳氏百字譜:
正體先人志宗功祖業(yè)長軒轅開氏族后稷發(fā)枝祥太伯明哲仲雍斷大坊淳熙父益顯占化彌彰理學江南地威鎮(zhèn)貴省方聲名揚勝國美滿寰鄉(xiāng)享祀千年技衣冠萬載將簪纓嗣胄。
該支吳天壽由元末明初避亂在1337年左右入川落業(yè)廣安。
1040、四川廣安大龍吳家壩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慶永進吳江加榮大國光為人,承懷道言玉登朝方。
聯(lián)系人:廣安觀塘吳文貴QQ122913864
1041、四川廣安大龍吳家壩、崇旺吳家山、吳聯(lián)合、吳先橋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從第七代起統(tǒng)一字派:世長克廣德,洪紹承仲雍,忠厚傳遠代,明良慶熙豐,文賢崇福澤,老友正道通,光華照玉宇,萬年榮昌隆。
明末從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遷到四川省廣安茶坪鄉(xiāng)。
聯(lián)系人:吳承誠 QQ798006878
1042、四川廣安大龍尖山子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登子崇三上,文昌官久長。永遠方正道,哲理治國剛。奇勇德江承,明權(quán)樹吉祥。春陰聯(lián)豪富,榮茂朝忠良…… 聯(lián)系人:吳憲成
1043、四川廣安住吳家山吳家雙廟子一支吳氏百字譜:
天選玉正時,榮華世代興。德志思宗祖,富貴永長存。地靈顯人杰,文武耀乾坤。家和丁財旺,博愛福壽增。
1044、四川廣安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圣登指天開,仕德立奇才;文明昭永思,尊祥康泰來;孝義有根本,忠于享百代 。
1045、四川廣安市前鋒區(qū)觀塘鎮(zhèn)石蓮吳家雙廟子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天選玉正時,榮華世代興。德志思宗祖,富貴永長存。地靈為人杰,義武耀乾坤。家和丁財旺,博愛福長壽增。
吳滋從貴州遵義府將軍縣教藝鄉(xiāng)釘子檔香桂坊來川落業(yè)廣安。
聯(lián)系人:吳文貴 QQ122913864
1046、四川廣安市前鋒區(qū)觀閣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耕應承天吉、學懷秀必昌、奉先思厚澤、世代顯榮光。
1047、四川廣安市井溪、前鋒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世代榮昌遠、玉樹克大清、尚應啟思懋、國正大顯順、肇興文定祥、懷德映宗光、開朝登遠仁、泰伯安家邦。
1048、四川廣安市協(xié)興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世長克廣德、洪紹承仲雍、忠后傳遠代、名揚慶熙鳳。
1049、四川廣安市芋和溝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久文國必啟、世代永興隆、正大承先澤、光明顯祖功、守仁天運遠、思義學才宏、至德開廉化、恒懷季子鳳。
1050、四川廣安市團堡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惟隆世代興、學思必有成、尚天開文印、富貴之長春。
1051、四川廣安華鎣市高興鎮(zhèn)花廟嘴村一支吳氏字輩(湖南邵陽吳斗壘入川)
①斗萬夢、仁義禮智信、仲太延繼、世宗大先、伯祚方新、賢才又啓、祿錫自天,昌明永喜…… 該支為吳斗壘公長子吳萬一公的后裔,遷川始祖吳宗潘于康熙十五年從上湖南自民黨州府東安縣青花下鄉(xiāng)一十三都鐵家沖遷四川的。 聯(lián)系人:吳偉QQ948623846
②仁義禮智信。仲太延繼,世宗大先。伯祚方新,賢才又起。祿錫自天,昌明永喜。
1052、四川廣安華鎣明月鎮(zhèn)、永興鎮(zhèn)、渠縣一支吳氏字輩:
① 子嘉登承金,奇尚學懷長,世守宗道興,時正慶明良。
聯(lián)系人:吳小龍
② ②子嘉登承金,奇尚學惟長,世守宗道興,時正慶明良。
聯(lián)系人:吳宗富
1053、四川廣安華鎣市永興回濃場一支吳氏字輩:
太爾楚汝元,永九長存禎。正興以修得,文明自天申。
1054、四川廣安三溪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明萬應大朝,秀啟勝文光;紹忠開國學,永世慶榮昌。
聯(lián)系人:吳國明QQ1299143665
1055、四川廣安東岳馬壩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舊議班行為二十字 :
邦以朝天子 國正永長存 源遠騰芳久 世代榮昌臨。
因天國二字乃犯前代班行,經(jīng)合族議改,以天字省一筆大字起頭,更改為三十二字,以 正班行:
大德昭著 運開元亨 鐘靈毓秀 克應昌明 文人蔚起 廷獻洪勛 源遠騰芳 世澤長存
聯(lián)系人:吳開佺QQ957686290。
1056、四川廣安茶坪鄉(xiāng)吳先橋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從第七代起統(tǒng)一字輩:仕長克廣德 洪紹承仲雍 忠厚傳遠代 明良慶熙豐 。
明末從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遷到四川省廣安茶坪鄉(xiāng)。 (聯(lián)系人:吳承誠 QQ798006878)。
1057、四川廣安代市一支吳氏家譜字派:(支祖:伯宗)
伯文興維澄,顏宗時祖賢,之大尚迪泰。
文田后人續(xù):世肇江佑,生衍楚南,忠國孝家,承后啟先。
南田后人續(xù):學士正家國 忠孝丕鴻業(yè) 克純光世勛 允升協(xié)一德。
聯(lián)系人:吳生明QQ573703420
1058、四川廣安白市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大朝世興明,正元本有仁,樹德尚榮(云)華,永丕天宗成,其先泰伯顯,弈代季子生,直剛廣化澤,萬載錫嘉名。
1059、四川廣安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圣登指天開,仕德立奇才;文明昭永思,尊祥康泰來;孝義有根本,忠于享百代。
聯(lián)系人:吳奇明 QQ342841087
1060、四川廣安龍臺鎮(zhèn)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永啟已承順,人才吉善生,果由中正居,世代羅元亨。 聯(lián)系人:QQ245208318
1061、四川廣安新橋區(qū)八一橋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立桂先少柏、永遠成懷富、福壽再忠孝、文武定太平。有志克家、世守其順、雄起先緒、業(yè)可興盛。
1062、四川廣安市武勝萬明寨一支來自武昌府的吳氏家譜字派:
方正仕祚,新元宏開。人才蔚起,祖耀宗光。繼述有志,肇自周邦,廣仁懷義,端木興昌。泰臨福兆,崇以天良。成傳希孔,鐘秀增芳。俊德克明,世錫其祥。選彥華國,先序輝煌。
1063、四川廣安市武勝縣一支吳氏字派:
萬里旬山登,啟正大文明,國太天星順,永遠定吉昌,子泄世代榮,長祖和化玉……一共有40字輩。
1064、四川廣安市武勝縣西關(guān)鄉(xiāng)花巖洞村五組吳家灣(原叫仁化里二甲地)一支吳氏字派:
漠勝秀再正,通光昌學世,萬代定必發(fā),邦國安朝廷。
清貴州東道鎮(zhèn)遠符卯水司生長人氏,清朝嘉慶十年,吳光應駕船從周口鎮(zhèn)順著嘉陵江來到武勝縣西關(guān)鄉(xiāng)花巖洞村五組吳家灣。 聯(lián)系人:吳定亮QQ1294077984
1065、 四川廣安市武勝縣賽馬鎮(zhèn)(原走馬鄉(xiāng))吳家灣一支吳氏字派:
再正通光昌,新民必增祥,文明開智化,萬代永世芳。
該支系在民國初從四川合川市二郎鎮(zhèn)周邊有個菜籽壩的地方遷來,具體地址不祥。從民字輩吳宇文娶妻陳氏,育兩子:吳必昌、吳必達。吳必昌育三子:吳禎齊、吳禎志、吳禎連。吳必達娶尹氏,育六子:吳禎能、吳禎保、吳禎權(quán)、吳禎榮、吳禎富、吳禎貴。
聯(lián)系人:吳林 QQ464599991,微信wuli635029
1066、四川廣安市武勝縣樂善鎮(zhèn)觀音寨一支吳氏字派:(始遷祖:吳祈稀 入川第一始祖:吳正清)
祈正文現(xiàn)子 元金世澤長 祖德昌隆遠 宗功萬代芳 宏開多俊秀 永久裕賢良 國順天星顯 人和兆吉祥
祈稀公后回柳寨歿葬于柳寨 聯(lián)系人:吳祖銀QQ4692744441 吳祖良
1067、四川高縣慶嶺鄉(xiāng)鳳凰村(天堂上)、來復鎮(zhèn)小河村吳氏字輩:
守正登朝天,紹金世代興。國文成宗相,君泰定元申(音)。
聯(lián)系人:吳昌云 QQ2117315952
1068、四川高縣雙河鄉(xiāng)回龍村、文和村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國正天星(興)順,盛大光明元(遠)……
1069、四川大英金元鄉(xiāng)蝦蟆吳氏字輩:
忠孝繼先烈,仁義啟后昆。昌遷志秀必,再正通方明。祖德萬年立,賢宗世代榮。登科兆甲第,會元起文衡。永遠開禎吉,興家享大成。
本族人祖籍江西省泰和縣鵝頸大丘,明朝永樂年間江西填湖廣,遷至湖南芷江縣楊田沖,后遷靖州通道縣地鎖寨。康熙三十八年湖廣填四川遷四川蓬溪縣安通鄉(xiāng)(現(xiàn)金元鄉(xiāng))蝦蟆口。始遷祖吳志學、志信、志琦。至今已有人口約三千。
聯(lián)系人:吳祖志
1070、四川內(nèi)江市資中縣孟塘鎮(zhèn)兩渡鄉(xiāng)睦鄰村、華容高興鎮(zhèn)吳氏派:
法太子文廷朝萬,仲位世永芳,洪祖享榮昌。光霞順德澤,宗堯守正邦。天星顯達遠,國樂民安康。
家譜始祖吳法清,遷川始祖吳位登同其兩位兄長(吳位爍、吳位文)、妻鄭氏、長子吳世祥、長媳鄭氏、次子吳世茂、三子吳世華共8 人于康熙45年(丙戌歲即公元1706年)從湖南寶慶府邵陽縣九龍嶺東路泗葉塘遷四川的。 聯(lián)系人:吳寬 QQ105638515.
1071、四川內(nèi)江市資中縣獅子鎮(zhèn)小學灣村吳天奉家譜字輩:
岥祖輩續(xù)表: 岥均諭忠,壽志永卿,廷興萬大,福天承恩。
天奉祖輩續(xù)表: 文肇國應,詒謀允臧,仰維世德,繼序聲揚,休元敦善,履順安康,本培技茂,慶余澤長。
原祖地是寶慶府大陽鄉(xiāng)下八都白沙塘門婁沖,均義祖于元仁宗六年(1318年)出生,是岐峻次子。 聯(lián)系人:吳仰貴 QQ1156326998.
1072、四川內(nèi)江市資中發(fā)輪鄉(xiāng)吳家壩一支吳氏字輩:
德紹允昌盛,心(學)和(成)家修正。為善可致遠,賢才天早定。禮教啟文明,詩書裕后昆。立志恢先緒,世代慶華榮。 (聯(lián)系人:吳修建)
1073、四川內(nèi)江市資中縣一支吳氏字輩:
均教忠壽志永禮廷興萬大福天承思文肇國應詒謀允光仰維世德繼續(xù)序聲揚元敦善履順安康本培枝茂慶余澤長。 聯(lián)系人:吳順豐 QQ1322021332
1074、四川巴中市巴州區(qū)吳道龍支家譜字輩:
高祖老派:……道萬自吳國可吳, 自吳崐之子起,新派:朝芝宗川毓(玉)秀(后改為“廷”)、傳德化(后改為“志”)昭明文沼聯(lián)長興昌大光遠永兆升榮吉安全。
1075、四川巴中市巴州區(qū)玉堂吳氏家譜字輩:
叨進守仲朝、從道國懷裔;廷思文宗學、正大永耀錫;登自希修獻、新成化克必;維君青任和、萬載立先師;應佐乘時運、章培善繼宜;崇仁洪廣益、尚直達昌奇。 來川始祖吳從周,明朝進士,明朝萬歷年間曾任山西大同、四川保守知府(現(xiàn)閬中市)。
聯(lián)系人:吳永忠、吳永萬、吳永壽
1076、四川營山縣一支家吳氏譜字輩:
發(fā)獻人文起(鄰水用,因其均為發(fā)秀之后)。良獻山國起(營山用,因良俊之后,先到母家溝)
家聲世代飏。仰承孔緒久,經(jīng)學衍書香。咸有尊榮志,應登大雅堂。英奇之子集,祖德益生光。
2012年擬增字輩:
善讓崇天諭,詩禮化萬方。博懷存高遠,弘毅克興邦。尚賢唯思齊,敦厚兆隆昌。明達鴻運來,寬和增壽康。 聯(lián)系人:吳秀權(quán) QQ296656868.
1077、四川營山縣蓼葉鎮(zhèn)一支家吳氏譜字輩:
守興秉彥思子鳳,友萬其必國元龍。孟祖榮華文英顯,孫弘壽仕福欽崇。
始遷祖吳其槐號騰陲,生于康熙十九年三月二十八日,配徐氏,其祖上守貞公世居福建上杭縣婆婆樹下人士,守貞公于志宋遷移廣東,居南雄府保昌縣北山村地名沸地,守真公傳至六世孫名友芳號廷芳生三子,長子萬福、次子萬祿、三子萬德。萬德公又遷居滸源村,萬德先配陳氏,后娶甘氏,甘氏生五子:長子其化、次子其超、三子其達、四子其拔,以上四伯祖世守祖業(yè)沒入川,唯五子其槐公,職居行五,于康熙六十年十月十六日,上攜后娶祖婆甘氏,下帶伯父一家入川,順而沙蠶數(shù)迨,于雍正十年始至川北墊江寄蹤二載,后命長子同往蜀地插占為業(yè),后返回攜接家眷,落業(yè)于四川順慶府營山縣輔政里三保,地名二郎寨鵝項頸落業(yè)。根據(jù)其槐公孫子吳元貴于乾隆年間根據(jù)祖父回憶手寫家譜整理而成。
聯(lián)系人:吳孟昌(譜名)原名吳德強 QQ2432179750
1078、四川渠縣建國鄉(xiāng)璉環(huán)村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1)九組吳勝朝后裔字派:勝楚拔思,裔朝善天。存步丕作,永錫銘象。景星慶云,儒懷安幫。
聯(lián)系人:吳永東 QQ124193394.
(2)八組吳勝模后裔字派:登朝炳文德,仕道克昌明。師必從良彥,學益希大成。佳家維孝友,治國本忠貞。能繼先人志,蘭貴萬代榮。
該支系源于渤海郡(相當于今河北、遼寧的渤海灣沿岸),先祖于明末清初從湖廣填入四川。始遷祖先移居今營山縣四喜鄉(xiāng)千坵塝大石盤,并建有吳氏大祠堂,在此繁衍數(shù)代后,分支四弟兄遷入渠縣。老大落業(yè)青絲鄉(xiāng)吳家嘴;老二吳勝朝、老三吳勝模落業(yè)建國鄉(xiāng);老幺落業(yè)宋家鄉(xiāng)小黎山。
1079、四川渠縣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興昌江友南折白重西光 聯(lián)系人:吳友鵬QQ329137918
1080、四川都江堰大冬水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春仁啟碧玉,泗天作俊佳。守太宏先治,肇懋方明昌。金光照江海,鵬征星宇開。福利壽喜旺,榮華富貴祥。 湖廣填四川時由福建省遷成都。
1081、四川都江堰沒頭河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兆明思汝友,來元應芳升,伯肇永維興。國家光玉(裕)澤,文士慶庭登。
肇基祖(始祖):吳來悅1717年從原籍廣東省平遠縣壩頭鄉(xiāng)東片墩徒遷到四川都江堰和崇州市交界處沒頭河居住。入川始祖來悅公生子四:松元、柏元、榕元、模元。其中松元公留原地,其他都遷來本地。 聯(lián)系人:吳興禮 吳永良
1082、四川都江堰灌縣、崇慶縣大觀石羊安龍吳氏家譜字派:
老字輩:陞伯肇永維新國家光玉澤文士慶廷登
新字輩:開洪福正德萬民富貴昌承榮春碧茂世代保安康
1083、四川名山縣百丈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應萬百開大,其以肇成懷。繼永洪思國,尚仕正在全。必得善乃祥,文理可維邦。克復仁之本,亦新自爾芳。
1084、四川名山縣中峰吳壩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應朝宗連自萬文福德興佳成永世光前裕后存
1085、四川名山縣馬嶺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世思洪 德金國朝文華林……
1086、四川名山縣紅星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秀克 成光學洪之秉法明元培俊仕謙守慶群英
1087、四川名山縣百丈崖、紅星一支吳氏家譜字派:
應萬伯大開,其以紹文懷。繼永洪思國,尚仕正在全。
1088、四川名山縣吳碥一支家譜各分支字派:
守仲韜應枝宗在天啟紹玉廷光梓松萬壽昌代天文相錦宗榮澤長。
1089、吳溝遷名山縣城一支:
守承藩相先宗在天登萬懷紹學
1090、吳塝一支:
守承藩相先,宗在天思現(xiàn)(國)永(世)啟(文)學(正)(上),朝榮(廷)世(永)代萬民興富貴定太平。
1091、吳崗一支:
守承藩相先,宗在天思國。世文正朝廷,永代萬民興。富貴定太平。
1092、袁水井一支:
守承藩相先,宗在天登萬。永先(廷)上朝榮,大德仁義興。富貴定太平。
1093、吳溝一支:
守承藩相先,宗在天思國。永啟上朝榮,世代萬民興。富貴定太平。
1094、吳溝一支:
守仲韜應枝宗在天梓懷玉廷全洪錫開肇顯傳學建朝先。
1095、吳溝一支:
守仲韜應枝宗在天文鐘之廷賢(子)洪錫開肇顯傳學建朝先。
1096、吳溝一支:
守仲韜應枝宗在天文仲桂德成漢錫開肇顯傳學建朝先。
上一篇:全國各省1537支吳氏支系字派5
下一篇:全國各省1537支吳氏支系字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