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鄂州至德堂順生公支《吳氏宗譜》
吳忠強(榮祥) 整理
【譜 名】:吳氏宗譜
【卷 冊 數】:六十八卷,卷首八卷,世系卷六十卷,共六十八冊
【譜 籍 地】:湖北省鄂州市
【堂 號】:至德堂
【始 遷 祖】:吳順生
【撰修年代】: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版本類型】:刻本,線裝
【纂 修 者】:吳保生、吳星彩、吳連城等
【內容摘要】:
始遷祖順生,為泰伯88世,元末同弟吳梅攜二子應章、應祥,自江西崇仁金溪水灣遷居武邑(今鄂州)南門外,復遷馬鄉(xiāng)高家河,后又遷符石鄉(xiāng)謝埠。妣樂氏,生二子應章、應祥。二公之后以應章、應祥各為一世祖。
順生公長子應章生雄五,雄五由靈溪鄉(xiāng)山頭窩遷居賢鄉(xiāng)三里分水嶺北。生聰四、聰五,聰四為大屋下分興甲莊田圃分之祖。
順生公次子:應祥,行添七, 字兆福,號吉士,生四子志大、志和、志龍、志虎。本次合譜根據收集的各支譜頭資料,新增志福、志祿、志政、志鑒、志青五子,共九子。(注福、祿、政、鑒疑為同宗,非應祥之子,詳見下世系圖)

     
志大生七子 以潮字為派 潮一、二、三、四、五、六、七,潮一,居鄂城縣南門外(另派); 潮三居武昌和善鄉(xiāng);潮四公 居湖西天明;潮五公 居湖西灣莊;潮六公 居山頭窩莊;潮七公 居馬八仕衡莊。
志和公分遷沈畈、吳偉山下、羅家山,王(解下+土)垅、閣上等莊;
志龍公分居大屋莊、老晚、新晚、上畈桿之下、延輝巷口林、童家畈、雷家橋、吳家咀、西洋畈等莊;
志虎公分居中門吳、清晏公廟等莊。
福公居金牛,祿公居謝埠,政、鑒二公居上下吳錦等莊
志大公支族譜創(chuàng)修于清乾隆丙戌,之后于道光戊子,咸豐己未,光緒甲申,宣統(tǒng)辛亥四次續(xù)修,本譜為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應祥公下志大、志和、志龍、志虎、志福、志祿、志政、志鑒、志青九支及應章公支首次合修譜。
卷首續(xù)修序、村居表、派行、續(xù)修名目、領譜字號、誥命、歷修名目、條規(guī)、祭產、簪纓錄、題跋等;卷一舊序、記、詩、家規(guī)、家法、義例、事實、碑記等;卷二至卷五傳、序;卷六,地輿志、吳氏受姓歷代世系;卷七,傳、行序;世系卷六十卷,其中應祥公世系卷55卷,卷一至十八志大公潮二公派下世系,卷十九至二十六志大公潮三公派下世系,卷二十七至三十三志大公潮四公派下世系,卷三十四至三十九志大公潮五公派下世系,卷四十至四十七志大公潮六公派下世系,卷四十八至四十九志大公潮七公派下世系,卷五十(志)福公派下世系,卷五十一至五十四(志)政公派下世系,卷五十五志山公派下世系;應章公支下世系五卷,其中卷一為聰四公派下茂一公支下世系,卷二至卷五為聰五公派下茂二支下世系。
散居地 : 湖北省鄂州市,黃石市大冶市、武漢市江夏區(qū), 黃岡市羅田縣, 四川省遂寧縣, 江蘇省武進縣,江西省, 云南省等地。
書名據書衣題及版心題編目。
【派 行】:
應祥公舊派:應志潮仕伯,子永文單繼。德清明正光,昭隆啟萬瑞。
志和、龍、虎公舊派:應志潮伯永,興吳正如士。大宗傳萬祚,天開文運時。
應章公舊派:應雄聰茂朝,子志正如周。楚國學邦興,士大正光明。
江家窯舊派:應志潮榮受,宣永世景文。顯勝萬興楚,之日國大宗。
吳錦莊舊派:應志錦伯興,萬大單可乘。尚國正明良,仁義定隆昌。
上青莊舊派:應志福吳益,復伯明環(huán)正。德加永啟天,忠良光裕后。
聯(lián)宗新派(21世起):
禮讓從先進,詩書業(yè)孔長。賢才新拔萃,年遠則留芳。積善宜余慶,存寬信吉康。升平逢巨典,坦道愈端莊。廉厚傳家久,安和治富強。謀猷同秀美,孝敬重彝常。官旺欽前漢,功高甲有唐。延陵垂建樹,渤海格軒昂。教育為根本,修齊作紀綱。營懷繩祖武,億代發(fā)其祥。





上一篇:江夏五里界三讓堂《吳氏宗譜》
                    
                    
                    2021-01-05
                
                    
                    
                    2024-09-21
                
                    
                    
                    2024-08-29
                
                    
                    川吳總會會長吳天智與他主(總)編的 "四川吳氏名人系列"叢書
20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