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關(guān)——①今貴州畢節(jié)西南七星山上,傳為諸葛亮祭旗處。②即望星關(guān),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盤關(guān)——在今四川廣元東北與陜西寧強(qiáng)間的七盤嶺上。 
  七閩——指今福建。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八閩——宋分福建為八府、州、軍,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閩為福建的別稱。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婦——在今緬甸撣邦東部。 
  九江——①今九江市。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⑧秦漢郡。秦治壽春(今壽縣),轄今豫皖淮南、鄂東一部分及江西省。漢轄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 地區(qū)。魏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頭西),轄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為匈奴所占。 
  三川——秦郡,韓始置,秦治雒陽(今洛陽市東北),轄今河南省黃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漢改河南郡。 
  三戶——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②古渡口,今河北磁縣西南古漳水上。 
  三關(guān)——宋與契丹分界的三關(guān)指淤口關(guān)(今河北霸縣東)、益津關(guān)(今霸縣)、瓦橋關(guān)(今雄縣),一說無淤口關(guān),為草橋關(guān)(今高陽東)。 
  三元里——在廣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龍二年(708年)張仁愿筑,均在河套的黃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內(nèi)蒙古杭錦后旗烏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頭西,東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齊——即室利佛逝國(guó),7—13世紀(jì)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古國(guó)。 
  于闐——西域古國(guó),在今新疆和田一帶。唐軍鎮(zhèn)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懷來東。 
  下邳——①古縣名。秦在今江蘇睢寧西北。金移睢寧西北古邳鎮(zhèn)。明廢。②古郡名。東漢置國(guó),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轄蘇、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縣名,今江蘇宿遷西南,北齊廢。 
  下蔡——今安徽風(fēng)臺(tái)。春秋時(shí)名州來。秦置縣,明廢。 
  下港——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西部萬丹一帶的古國(guó)。十六世紀(jì)時(shí)國(guó)勢(shì)很盛。 
  大寧衛(wèi)——明初置,治今內(nèi)蒙古寧城西,轄今河北長(zhǎng)城以北、內(nèi)蒙古西拉木倫河以南地。旋改北平行都司。永樂仍稱大寧衛(wèi),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后漢置,治今河北大名東。明移今大名。 
  大興城——隋于漢長(zhǎng)安城東南筑新城,名大興城,在今西安城及城東、城南、城西一帶。即唐長(zhǎng)安城。 
  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東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勝門、安定門外土城舊址,南至東西長(zhǎng)安街,東西界即今內(nèi)城原城墻。 
  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開封市西北,當(dāng)時(shí)黃河離城很遠(yuǎn),今開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陽等縣均在南岸。 
  大儀鎮(zhèn)——今江蘇儀征東北,韓世忠破金兵處。 
  大非川一一在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平原,一說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唐薛仁貴等在此為吐蕃所敗。 
  大金川——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改土歸流后屬美諾廳。1936年置靖化縣,1953年改大金縣,1960年改金川縣。 
  大沫崮——山名,今山東費(fèi)縣西南。
上一篇:已經(jīng)是第一篇
下一篇:古今地名對(duì)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