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新洲勝公支《吳氏宗譜》
吳忠強(榮祥) 整理
【譜 名】:吳氏宗譜
【卷 冊 數(shù)】:十六卷、首二卷,十八冊
【譜 籍 地】:武漢市新洲區(qū)
【堂 號】:至德堂
【始 遷 祖】:吳勝
【撰修年代】: 1989年
【版本類型】:鉛印本,線裝
【纂 修 者】:吳春華、吳錦帆、吳子斌等
【內(nèi)容摘要】:
參見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吳之濱修《吳氏宗譜》十六卷條目。記事至1989年。
始遷祖勝,原籍江西饒州府樂平縣,生子玄一、文三,勝公長子玄一在江西身故,生一子世英。明洪武初年勝公同妻龔氏,率次子文三,長孫世英、女兒壬姑、女婿高宏正,自江西饒州府樂平縣白馬渡古樓埠斷橋村遷居湖北黃州府黃岡縣上伍鄉(xiāng)(今新洲舊街烏石山)栗林崗擇業(yè)定居。
壬姑無出,以侄世英為嗣,勝公長孫世英一支改姓為高,后代復姓吳,是為東分。
勝公次子文三,葬吳塘烏鴉墳,妣陳氏,生子六,長必通、次必顯、三必榮、四必華、五必富、六必貴。六人后世分為六大房,又分十甲。
長房必通,妣陶氏,生道忠、道貞二子,后裔為十甲,道忠之后遷邾城,河家田,分新洲縣城內(nèi),新公村、河分、樓子崗、華家畈、高松林灣、蔡家大塘、三江口、吳家灣、蔡吳廖、唐家渡;道貞之后遷三江口,再由三江口分支樊口、陽新、黃石、五通口、貴陽、三眼橋、五泰閘、農(nóng)提街、金口、十堰、二程、黃州、堵城、河南商城、十八戶、黃映咀等地。
二房必顯,妣方氏,生二子。后裔為三、八、九甲,居龔家田、紅堰石、大灣、自書灣、夏家田、黃州府城、麻城、福田河、下大塘、柏樹灣、英野、鐵束瓢兒山、周家沖、余家河、城南畈。
三房必榮,妣高氏,生一子,后裔為五甲,居商城、吳塘、大灣、金臺、陶家塝、吳鐵衖(原出處不詳,89年修譜歸入三房);
四房必華,妣萬氏,生一子,后裔為四、六、八甲,居樓子灣、葉顧崗、細樓子灣、漆匠灣。
五房必富,妣易氏,生一子,后裔為一甲,居大灣、黃州禹王城、王家林,遷漢口三眼橋、花橋村西馬路、光榮村、三陽橋、黃州逢衣大隊、林山河下桃店、西喻家鐵鋪;
六房必貴,妣方氏,生一子,后裔為二甲,居捕鴿湖、松林灣、由山灣、吳鐵衖、顧家畈、吳家灣、漆匠灣、橫店遷河南武圣關、王家畈、瓦屋灣、鄧子畈、臺子畈、馬槽灣、門前崗、南嶺、馬河、李家寨。
卷首一敘文、老敘五篇、新序一篇、凡例二十條、闔族公約二十條、姓氏考證、家訓。勸戒歌、宗譜要略、戒亂倫文。戒與吳世英開親文、志、記、贊、報單、歷屆修譜名目、祭產(chǎn)、捐款名目、附錄紀元表;卷首二宴樂圖、宗派總圖、宗派歌、贊譜詩、祖德宗功記、祖宗三代公妣繡像圖、像贊、五服圖、祝文、禮儀、闔族全圖志、各塆陽宅圖、彌陀庵圖記。闔族陰宅總圖志;卷一至卷四長房必通公支下世系;卷五至卷九為二房必顯公支下世系圖;卷十為三房必榮公支下世系圖;卷十一至十二為四房房必華公支下世系圖;卷十三為五房必富公支下世系圖;卷十四至十六為六房必貴公支下世系圖。
勝公支系原譜無存,唯留康熙三十七年乙卯(1675年)魯瞻公手記本房墨譜一卷,乾隆乙卯(1795年)根據(jù)魯瞻公墨譜,收集各房世系,創(chuàng)修族譜。后合族于咸豐戊午續(xù)修,光緒丁亥再次續(xù)修,民國癸丑(1913年)追修,民國丙子(1936年)續(xù)修,此次為己巳年(1989年)追修。據(jù)此次追修譜,勝公之后各房后裔達五千余人。
書名據(jù)書衣題, 卷端題, 及版心題編目.
【字 派】:
二世起:文必道吳以,吳大弘一東。令吳世從先,定在國之中。(注:“吳”指單名)
二續(xù)派:臨觀蒙履泰,恒升豫艮同。革鼎咸睽晉,家澤復隨豐。
三續(xù)派:仁為良善統(tǒng),義妙化裁工,禮習妙辭讓,天懷智信融。



上一篇:清光緒新洲勝公支《吳氏宗譜》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