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tǒng)二年崇陽《吳氏宗譜》
吳忠強(榮祥) 整理
【譜 名】:吳氏宗譜
【卷 冊 數(shù)】:二卷,二冊
【譜 籍 地】:咸寧市崇陽縣
【堂 號】:延陵堂
【始 遷 祖】:吳興八
【撰修年代】:宣統(tǒng)二年(1910)
【版本類型】:刻本,線裝
【纂 修 者】:吳彩榮、吳善堂等
【內(nèi)容摘要】:
吳璋,字本光,號鳳棲,唐僖宗時任吏部尚書,因朱溫篡唐棄官,自山西太原可嵐州金雞坪遷居岳州府平江縣平江黃侖山,為湖南平江始祖。歷十世至吳革,宋授秉義郎干辦經(jīng)略司事歷武大夫閣門宣贊舍人。越三世至孟晦、仲晦、季晦,時宋元交替,時局混亂,孟晦隨族叔逃難至寧縣上源洞,仲晦、季晦二公遁至江右南昌。今通城沙坪、蒲圻石泉口、南團、畢家河,均為仲晦后裔。
季晦后遷至漢陽官亭湖,季晦生二子湮三、湮四,湮三長子五八,生召四,遷咸寧,為咸寧架城鋪支祖;湮三第三子七五生小九遷通城月半山,為通城月半山之祖;湮三次子七十生小四,小四生季一,季一生二子興七、興八,興七遷通城黃筀沖,為通城黃筀沖之祖;次子興八(吳璋19世),于元末明初,由漢陽官靈湖遷崇陽鐵束港象灣,后又遷至騾頭堡嚴(yán)垅畈。興八生三子,福八、福九、福十三,福九生一子超,遷居石壁培坊邊,生子仁八、仁九,仁八生五子:嗣誠、嗣賢、嗣梁、嗣榮、嗣宗,分為五房祖,嗣誠為芭蕉泉、高橋嶺下四莊牌、培坊邊、石壁十都西隴山下大房江昌之祖;嗣賢為白云潭二房之祖,嗣梁為三房之祖,后裔居蒲圻沉水、小泉;嗣榮居坑下,為四房之祖;嗣宗為下津渡、城南五房之祖。仁九遷城內(nèi)南門半山,為半山支祖,生三子嗣功、嗣勛、嗣楨。
仁八、仁九之后又按莊門分為七房:勝經(jīng)房(芭蕉泉南岸)、勝倫房(培坊邊)、勝旺房(芭蕉泉北岸)、勝泰房(坑下)、勝基房(白云潭)、勝道房(石壁下門)、勝光房(西龍泉)。后世子孫又有分遷至蒲圻、陜西等處。
族譜創(chuàng)修于乾隆丙戌(1766年),又于道光庚寅(1830年),光緒丁丑 (1877年)兩次續(xù)修,此譜為四修。
卷一為源流總序序、老譜原序、新序、參考、傳贊、凡例、家規(guī)、派行、老世系等;卷二為各房世系、譜跋。封面題吳氏宗譜,扉頁題歷代源流宗譜。
【字 派】:
宗祖世盛,學(xué)步延良。立廷端治,輔國經(jīng)邦。調(diào)元贊化,興瑞正祥。文明峻發(fā),相理輝煌。官榮祿位,上達朝堂,開先啟序,萬代家昌。



上一篇:六修《楚北吳氏宗譜》
下一篇:清咸豐蒲圻昭德堂《吳氏宗譜》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