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在安徽無為洪巷鄉(xiāng)練溪村吳家院,族人準備
修家譜,至今已找到十本老家譜,目前缺少六本老家
譜。請幫助尋找。謝謝!
本族為無為濡湏吳氏,明朝初由徽州婺源遷入,
經查閱譜序可知,濡湏吳氏源于泰伯。明朝洪武年代初,約在1368后幾年,本吳氏由徽州婺源(現(xiàn)屬江西管轄)遷入濡湏(指無為)之南馬廠棗林(又稱姥山棗林 )居住生活。直到繁衍12代后,清朝康熙53年,即1715年,由正峰作序,開始創(chuàng)修了家譜。
本家譜已經過四次編修:(一)創(chuàng)修家譜。修于清朝康熙53年,即1715年。當時分5支12世派,老派行是:永潤守,道正元,都學光友嘉。立新派行28個字:榮華富貴同春茂,福壽康祥與日齊;讓國之宗稱至德,世家可紹念崇基。此后三次修譜都沒有新立派行。(二)續(xù)修家譜。修于清朝嘉慶24年,即1820年。當時綜合各支情況,分為13派:⑴馬廠棗林派;⑵院祠派;⑶栗樹柯派;⑷張三渡派;⑸坵城圩派;⑹陸家渡派;⑺泥汊派;⑻澗頭派;⑼晏公廟派;⑽鶚子柯派;⑾土橋派;⑿銅陵縣老觀嘴派;⒀安慶懷寧派。(三)三修家譜。修于清朝光緒5年,即1880年。(四)四修家譜。修于民國8年,即1919年。此時記載有15派:⑴院子派;⑵栗樹柯派;⑶觀音菴派;⑷胡家橋派;⑸坵城圩派;⑹陸家渡派;⑺泥汊派;⑻涇縣派;⑼懷寧縣派;⑽水淋溝派;⑾澗頭派;⑿晏公廟派;⒀土橋派;⒁鶚子柯派;⒂廬江縣汪家沖吳家渡派等。
請幫助尋找,聯(lián)系人:吳壽云
下一篇:吳姓溫州遷玉環(huán)信息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