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宗親:看看我這篇2005年寫的資料,是否對你有用。據(jù)我所知,現(xiàn)進賢縣文港鎮(zhèn)湖潭村有高公(七府君)的后裔居住。吳耀彬
高公系下居厚公支世系
第一世
高公 字崇文,號子遜,原名少文,行七,生于宋至道二年丙申(996A.D_)三月,居臨川彭澤。以明經(jīng)薦、賜同進士出身,仕至禮部侍郎,妣杜氏,繼妣饒氏,子四 丞 定 蒙 奭
第二世
丞公 字好問,娶葛氏,子三,詳七修譜
定公 字能問,娶包氏,子五,居南豐,詳老譜
蒙公 諱興,字待問,號宣城(大河安四公房譜作號顯通),初名輿,生于宋祥符四年(1011A.D.),辛亥授承務(wù)郎,撫州剌史,后唐同光年間(923-925)為避亂計,由宣之來蘇鄉(xiāng)與晏元獻公(即晏殊)之祖結(jié)約同游洪州(今南昌)、瑞陽、崇仁至撫州界北鐘陵鎮(zhèn)(今屬進賢縣)居之,為南昌始祖,宋崇寧三年改鎮(zhèn)為進賢縣。妣姜氏,子五 文宗(殀) 文剛 文柔 文勝 文亮
注:晏殊,北宋臨川文港沙河人(991-1055),上段明顯有錯,因為在時間上相差近百年,有待考正。
奭公 字知問,娶于氏,子三,(其曾孫丕承又由來蘇鄉(xiāng)徙居城內(nèi),為宣州城南門吳家府始祖),詳老譜
第三世
文剛公 字尚健,號東堂,行七,娶趙氏,子二 利國 利民 居臨川
文柔公 字尚忠,號東臯,一號花祖(鳳岡名花縣,由公得名),行八,妣鄧氏,繼妣樂氏,子一 利廣
公世居撫州臨川之湖潭,宋嘉祐元年丙申,由湖潭徙居宜黃東臯。未敘詳老譜
文勝公 字尚質(zhì),行十,居崇仁,娶黃氏,子三,利用 利賓 利玉(同叔父文 亮公子利益居崇仁西耆、北耆),未敘詳老譜
文亮公 字尚明,行十一,居崇仁,妣袁氏,子一 利益 未敘詳老譜
第四世
利國公 字孔儀,行十五,娶錢氏,子二 少文 少武
利民公 未錄
第五世
少文公 字朝用,行明二,號約齋,以曾孫居厚貴追贈太師昌國公,娶傅氏,繼娶杜氏,子四 從約 從道 從政 從瑛(次至幼俱未錄)
少武公 字朝輔,行明三,娶高氏,子二 從文 從質(zhì)(俱未錄)
第六世
從約公 字守文,行圣一,號孔軒,以孫居厚貴贈太師慶國公,葬鐘陵(今進賢縣),娶葛氏,子四 彥倫 彥依 彥純 彥嘏(次至幼俱未敘)
第七世
彥倫公 字崇貴,行賢一,號南山,生于宋祥符壬子年(1012A.D.),授池州參軍,以子貴封太師儀國公,娶饒氏,子二 居厚 居易
第八世
居厚公 字敦老,行五,號覺齋,生于宋寶元戊寅年(1038A.D.),登嘉祐八年(1063A.D.)許將榜,高宗追贈太師中書左丞相,娶蔡氏,繼娶劉氏,子四 接(子興祖、壽祖),擇(子慶祖),括(子榮祖、緯祖),授(子復(fù)祖)
居易公 字敦平,行八,號默齋,娶程氏,子一 埀老(未錄)
注:以上世系摘錄于梨溪鄉(xiāng)岱六都下獅溪《鳳岡瑤里吳氏十修宗譜》第十二卷文剛公世系。
關(guān)于居厚公是否為高公后裔的幾點看法
前段時間尋根欄目登載了許多關(guān)于居厚公世系的討論,由于手頭沒有資料,故未參與,后為平昌白衣吳氏求證根源一事,特地到本縣岱六都下獅溪去了一趟,在下獅溪吳氏《鳳岡瑤里吳氏十一修宗譜》第十二卷(最后一卷)內(nèi)發(fā)現(xiàn)此譜全卷載有蒙公另外三個兒子文剛公、文勝公、文亮公的附修世次,其中文剛公支下有居厚公,由于當(dāng)時未帶有任何工具書,匆匆地摘錄了下來,回家后略加整理即上傳至網(wǎng)站,(高公—蒙公—文剛—利國—少文—從約—彥倫—居厚)近期因整理核對原稿時,發(fā)現(xiàn)其幾代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錯誤,現(xiàn)錄于下:
二世祖:蒙公 諱興,字侍問,號宣城(大河安四公房譜作號顯通),初名輿,生于宋祥符四年(1011A.D.),辛亥授承務(wù)郎,撫州剌史,后唐同光年間為避亂計,由宣之來蘇鄉(xiāng)與晏元獻公之祖結(jié)約同游洪州(今南昌)、瑞陽、崇仁至撫州界北鐘陵鎮(zhèn)(今屬進賢縣)居之,為南昌始祖,宋崇寧三年改鎮(zhèn)為進賢縣。
七世祖:彥倫公 字崇貴,行賢一,號南山,生于宋祥符壬子年(1012A.D.),授池州參軍,以子貴封太師儀國公,娶饒氏,子二 居厚 居易
八世祖:居厚公 字敦老,行五,號覺齋,生于宋寶元戊寅年(1038A.D.),登嘉祐八年(1063A.D.)許將榜,高宗追贈太師中書左丞相,娶蔡氏,繼娶劉氏,子四 接(子興祖、壽祖),擇(子慶祖),括(子榮祖、緯祖),授(子復(fù)祖)
一、據(jù)《宋史》第三百四十三卷、列傳一百二中載:“居厚公,字敦老,洪州人(今南昌),第嘉祐進士。——————卒年七十九,贈開府儀同三司。”。應(yīng)該肯定的是,居厚公的生年應(yīng)無錯,譜系所載與宋史之記載基本一致。
二、高公的生年(996A.D.)與蒙公的生年(1011A.D.)雖僅相差16歲,但似應(yīng)也不會錯,因為一個有崇高地位且又是大的支房主,當(dāng)時的修譜者以及其后裔對先祖的生年定會詳加考正的。
三、二世祖蒙公與其六世孫彥倫的生年僅相差一歲(1011A.D.—1012A.D.),這是絕不可能的。另蒙公不可能與晏殊之祖同游,因為在時間上相差了近百年的時間。
四、根據(jù)以上幾點,大致可以認(rèn)為居厚公非高公之后裔。但世事難料,只有待居厚公的嫡系后裔將其家譜公諸于世時,原委當(dāng)可大白。
以上所述僅為本人的一點粗淺看法,對錯與否,請諸同宗暨網(wǎng)友們不吝指正,幸甚!
棠陰吳耀彬
二00五年七月二十日
下一篇:尋三河和凌源的同族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