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泉州安溪龍涓后田吳氏人口800多,元末明初在銀同安柄(銀同即今廈門同安的古稱),因遭兵匪搶劫,惟和公,諱吳詹,舉家遷回故土安溪,立籍安溪龍涓。其《譜序》有一段有關長沙王吳芮為始祖的支系的記述,現(xiàn)摘錄如下,懇求有知情者提供相關溯源相同的派系線索,以便查證稽考。
后田吳氏譜序(摘錄)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蓋人之有祖猶水之有源,木之有本也。然世代悠遠,非尋其譜,焉知祖之所由來!親疏何所分別乎?稽吳氏之系,出于漢之長沙王吳芮之后,族居新安(1)休寧、歙縣(2),其四世孫諱少徵,為唐監(jiān)察御史。歷十世,榮梓者為宋迪公郎(3)吉州(4)泰和(5)主簿(6)。至邦呂(7)受元承道郎(8)太平路(9)繁昌縣尹(10),致政(11)隱于閩之興化,而派于清溪(即安溪縣的古稱)之一支者,亦茫然罔知其聯(lián)絡之何如。后尋其緒,特述于還一里嶺后又分派于多卿,又罔之何祖出遷于銀同(12)之嶺下安柄之陽居焉。至元季,兵火竄亂,鼠輩乘勢劫掠其家財罄空(13),而我祖惟和公攜妻子欲歸故土,至龍涓里之眉田樓蘇長公(14)之故地而宿,亦名曰安柄,戀及此不忘于銀同,相其山川形勝,遂卜宅而居焉。
注釋
(1)即安徽徽州與嚴州大部,古稱新安。
(2)徽州下轄的兩個縣。
(3)迪功郎最早為隋朝的將仕郎,從九品下。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十一月,改名“迪功郎”,為第三十七階,從九品。
(4)古稱廬陵,位于江西省中部,贛江中游,現(xiàn)為吉安市。
(5)泰和縣,隸屬于江西省吉安市。
(6)掌管文書的佐吏。
(7)邦呂,應該是某先輩名號。
(8)承道郎,應該是承務郎的筆誤,文官名,隋朝設置,元朝沿置,改文官從六品,敕授。
查遍資料,沒有承道郎這個官名。
(9)至元十四年(1277),改太平州為太平路,治當涂縣(即今安徽當涂縣),領縣三:當涂、蕪湖、繁昌,隸屬江浙行中書省。
(10)繁昌縣,隸屬于安徽省蕪湖市,縣尹,縣長之意。
(11)致政,即解除政務職責,辭官退休。
(12)銀同,同安縣的別稱。
(13)罄空,即盡空。
(14)蘇長公指蘇軾,即蘇東坡。
聯(lián)系人:吳金煉
吳文宗
謝謝各位宗親協(xié)查,拜托!
后田吳氏理事會
2020年12月11日



上一篇:遼寧蓋州高屯吳氏尋根
下一篇:尋找湖南望城縣同宗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