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吳金武、吳一凡、吳國榮、吳金生、吳龍根、吳勇潮
2020年11月7日,黑龍江吳氏宗親總會會長吳天生宗長和吳龍根宗長應邀參加廈門吳氏宗親會成立五周年慶典暨第二屆理監(jiān)事就職典禮活動。

出席此次盛典的領導有: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會陳淑娥會長;廈門大學原黨委書記吳宣恭宗長;世吳第四屆主席吳助仁宗長;世吳第六屆(現(xiàn)任)主席吳國榮宗長;大潮汕吳氏宗親總會會長吳漢龍宗長、泉州吳氏大宗祠管委會會長吳端雅宗長等,還有30多個省、市、縣、自治區(qū)吳文化研究會和吳氏宗親會400多位代表應邀到會祝賀。

吳天生宗長在泰伯書院建設第三次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尊敬的主席院長專家教授宗長宗親大家晚上好:
又見到了那么多親切熟悉的面孔,非常榮幸得到邀請參加廈吳會五周年慶典,我來自祖國最北方黑龍江,一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的地方。非常感謝廈吳會感謝我們的會務組,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我在參會中進一步學習了解我們的吳氏文化。重要的是和您們這些德高望重的宗長和精英在一起能學習到你們持家創(chuàng)業(yè)的經(jīng)營理念,寶貴的精神品格。更重要的是學習到你們?yōu)槿俗鍪碌男貞押透窬帧=裉焱砩鲜堑谌龑锰┎畷航ㄔO研討會,受會務組的安排讓我做個小發(fā)言。下面我就把我粗淺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做個分享。不足之處還大家請多多指教。
書院出現(xiàn)于唐朝,興盛于宋。經(jīng)歷元明清、到了清末戊戌維新變法隨著科舉制度被一同廢除了。20世紀八十年代隨著國學熱的出現(xiàn),人們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和重視度又有所提升。書院又回到人們的視野,成為一種新的文化熱點和載體盛行于當今社會。現(xiàn)代的書院是當前教育缺失的一種補充,更是對優(yōu)秀文化進行傳承,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成為社會主流價值傳播的重要渠道,它對培養(yǎng)人才和引導社會文明風尚發(fā)揮著積極重要作用。

在今天,書院不僅是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展示的地方,更是作為一種新興文化形態(tài)日益融入現(xiàn)代人的日常生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她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的尊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的國家在當今全球化時代在國際社會中站穩(wěn)腳步的根基。我們的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外國元首時多次講到:“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才支撐著中華民族到今天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黑龍江吳氏宗親總會積極響應世吳總會的號召,受吳國榮主席撥云見日的啟發(fā)和影響。黑龍江吳氏宗親會也要建一個泰伯書院,建書院對黑龍江的吳氏宗親的影響巨大,黑龍江的宗親有絕大多數(shù)都是從山東、河北等地,都是闖關東來到黑龍江定居的。這些人對吳文化了解的少,對至德精神認知的不夠,宗族觀念淡薄。東北地區(qū)地大物博,居住分散、這里沒有祠堂等祭祀場地,所以說在黑龍江建泰伯書院祠堂意義重大,對黑龍江的吳氏宗親了解吳文化。傳承是吳文化、弘揚吳文化發(fā)揮具大的作用。

黑龍江吳氏宗親總會一直積極與尚志市政府尚志文化局旅游局溝通協(xié)商,擬定建一所官民合辦書院,目前已經(jīng)達成共識。書院擬建在黑龍江省尚志市,尚志市原來是珠河縣,1964年11月。為了紀念抗日英雄趙尚志和他領導的抗日將士在珠河縣的豐功偉績,珠河縣第一次農(nóng)工代表會議通過決議,將珠河縣改為尚志市。尚志市里哈爾濱150公里,交通便利。哈爾濱出發(fā)駕車一個半小時,高鐵30分鐘車程。綏滿高速貫穿全境。最早的京東鐵路就在這里。(俄國赤塔經(jīng)中國滿洲里、哈爾濱、綏芬河到達俄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統(tǒng)治東方意思-泰伯書院書院的選址就在風景秀麗尚志碑林館園區(qū)內。目前是東北地區(qū)最大碑林。現(xiàn)在又要擴建四萬平米。建成后是中國最大的也是世界最大的碑林。碑林園區(qū)有有文化底蘊厚重的中國書法博物館。有紅色文化趙尚志趙一曼紀念館。每年都有好多中央首長省市領導來此參觀。也有許多文學書法繪畫藝術的展會在此召開。政府無償劃撥土地,我們投資興建。建成產(chǎn)權歸我們所有。建成后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單位,黑龍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家同管共用。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封閉式),以蘇州園林風格設計風格為主。營造一個有濃厚文化氛圍氣息場地。供講學、國內外藝術名家創(chuàng)作交流等,主要包括:大小演講廳兩個。書畫創(chuàng)作室、陳列室、閱覽室、庫房、藏書間、辦公室、餐廳、廚房、中高檔客房若干間等等。建成后的書院同碑林、紀念館同等重要。尚志市政府準備把這里設為一個政府接待場所。

磚連磚成墻、瓦連瓦成房。黑龍江吳氏宗親建書院離不開世吳總會的大力支持、更離不開吳氏宗賢的鼎力相助。黑龍江省吳氏宗親是永遠不會忘記。會把你們的事跡刻在功德碑上,我們園區(qū)石碑都是黑龍江特有楚山灰石材,特別稀缺珍貴,千年不腐,二十年前的碑刻風吹日曬到今天才磨損一張宣紙那么薄。到時凡是為書院作出貢獻的人都樹碑立傳。讓您們的功德善舉流芳百世。我們建書院的終旨是用泰伯的文化熏陶人,用三讓的行為教育人,用至德的精神鼓舞人。全面提高吳氏族人的整體素質,讓世吳總會的大旗在祖國北疆黑土地上高高飄揚。大放異彩。最后祝與會宗長宗親家庭幸福萬事如意。榮華富貴子孫旺,世世代代永安康。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