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讀吳氏,始遷祖思敬公元末自荊溪避亂至江陰,子孫遂聚族北漍嚴讀橋,迄今已逾650年,經(jīng)歷數(shù)代滄桑,嚴讀吳氏支系繁茂,人丁興旺,子孫散居江陰、張家港、無錫、太倉、嘉興等地,成為江南吳氏的重要一支源流。
嚴讀吳氏素來以“敦樸古處,篤信族誼”為家訓,明朝萬歷年間,七世孫吳日宣首修宗譜以來,一直未曾斷輟,但最近的一次續(xù)修,已是民國三十四年之事,距今曠隔七十年,超過三代人未載入譜牒,尤其中間經(jīng)歷了強烈的社會變革,舊譜燒毀殆盡,地名逐漸消失,人員遷徙頻繁,若不著手編撰,恐怕本源各支年久失考,后人淹沒,愧對先祖,所以倡議進行第九次續(xù)修。
現(xiàn)將搜集的一些資料公示如下,各支宗親及親朋好友知此情況,請相互轉(zhuǎn)告,速與我聯(lián)系,懇請?zhí)峁┵Y料,并誠邀各位宗親擔任聯(lián)絡人。
聯(lián)系QQ號碼:1449001618
譜名:嚴讀吳氏
始遷祖:吳謙,字思敬
堂號:三讓堂
祖居地:江陰北漍嚴讀橋
版本:民國三十四年,吳如松纂二十二卷
支系(散居地地名):
北漍:嚴讀橋,金家灣,朱家壩,釗三房巷,南吳巷,北漍東街,北吳巷,長房莊,嬤嬤堂,銀杏橋(今河北巷)
顧山:馬家巷(新龔村),石匠圩,顧山南街,顧山東支,烏鵲橋浜,紅豆樹下
長涇:南漍,柏樹下,油車巷,劉涇里涇長涇,湯村 木排
華士:華西村(灘石橋支)、黃義萬村、水洞壩、雞籠山
長壽:水池巷(今屬華西村) 璜塘:吳家壩 云亭:季莊
張家港:港口新莊吳巷,鳳凰古香花橋,泗港吳家巷路、袁家橋,后塍李巷頭
無錫:盤石山,卞家橋、嚴家橋、水溝里(此四處實際位置待考)
上一篇:河南省鄭州市宗親活動公告
下一篇:魯豫之間吳氏下步準備立碑名誌
宗親:原屬廣西,現(xiàn)屬廣東省懷集縣吳氏始祖燕周朝...
宗親:可能是湖南新晃吳世萬后代。請到www.cnwu.n...
宗親:請問瀘州的第14號吳劍濤,我怎么聯(lián)系的到你!
宗親:還有一個渤海堂
宗親:我們利川毛壩也是7個字很多年,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