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最美四月天,清明時節(jié)景色新。歲歲春日仍依舊,年年祭祖思念長。
又是一年清明節(jié),祭祖活動場面總相似。乙巳(2025)年4月4日(農(nóng)歷三月初七),大悟縣萬七公后裔榮三支系組織吳氏宗親,分別同時相聚在四姑鎮(zhèn)三世祖榮三公墓地、四世祖思明、思廣墓園舉辦祭祀活動。上午十一時許,兩處祖墓地鞭炮齊鳴,香燭擁擠;從外地回鄉(xiāng)祭祖的創(chuàng)業(yè)成功人士和尊祖愛族的吳氏宗親近五十人參加祭祀活動:他們是(祭祖后參加留影的部分宗親排名不分先后):吳紹生、吳紹明、吳漢濤、吳保權、吳楊、吳基勝、吳基剛、吳鑰錕、吳基楚、吳保華、吳隆繁、吳幼成、吳隆軍、吳錦成、吳繼軍、吳安波、吳志豪、吳玉波、吳濤、吳小平、吳績軍,吳曉輝、吳海濤、吳亞東、吳華斌、吳建勇、吳宜兵、吳斌、吳軍濤、吳亮東、吳建雙、吳勝新、吳小濤、吳俊夫、吳明、吳逸軒、吳建濤、吳火朝等宗親分別聚集在上店灣和大吳家灣祖墳邊兩處先祖墓塋前,大家依次向祖墓虔誠上香、燒紙錢、祭拜,表達緬懷與敬意。在裊繞的香燭和聲聲祈福聲中,將對先祖的思緒之情融入山水之間,祈愿先祖庇佑家族昌盛,子孫平安!
 
宗親們在祭祀活動交流時一致認為:祭祖活動不僅是對先輩的緬懷與追思,更是一次家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清明掃墓祭祀先人,是我們吳氏后裔返本追宗的重要禮節(jié),“根”是祖先,是故土,人這一輩子如果沒有根,走到哪里都是漂泊,只有站在先祖墓前,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將往何處。
 
 
為此,族人不管是籌集資金修建祖墓,還是續(xù)編族譜,后人都永遠不能忘記,這不僅是彰顯了家族智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是不斷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祭祀活動是血脈傳承的載體,而家族文化則是我們共同的根與魂。我們期待在未來的日子里,后人應銘記吳氏萬七公和各位先輩的豐功偉績,傳承家族的優(yōu)良家風和傳統(tǒng)美德精神,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續(xù)寫吳氏家族更加輝煌的篇章,為家鄉(xiāng)的繁榮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清明春祭:
香燭煙蒙灑清明,路上行人步履輕。
思緒萬千隨風起,懷念故人淚滿盈。
遠山近水皆入畫,草木蔥蘢映日明。
祭拜先祖心恭敬,祈愿國家永安寧。
世事無常人易老,時光荏苒夢難成。
珍惜當下心常靜,不負韶華不負情!
編輯:吳隆繁、吳德泉
二0二五年四月六日

圖文:吳隆繁
編發(fā):吳德泉
審稿:吳小艾
審核:吳合林
上一篇:千里尋根喜相逢 八旬高齡孝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