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中國人,編入宗譜、列入門墻、祭奠先祖、
    尋找自己的文化血脈、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蔭之下,總是他莫大的心愿,正是這般情懷召喚著今天的石潯吳氏燃起了修譜的崇高愿景。
    《石潯吳》在廈門近代史上是老廈門人人皆知的大家族,丁財貴世代相續(xù)長盛不衰。
    今天,石潯吳氏本著慎終追遠的情懷,遵循家訓族規(guī)之原則,在廈門吳氏宗親會的統(tǒng)籌下,石潯吳氏宗祠理事會已經(jīng)成立"修譜委員會",并開展了相關的宣傳組織工作。
    吾族入閩始祖吳祭公于唐僖宗中和四年由河南光州固始遷至莆田黃石,其第十四世孫吳元益公又于元中通元年遷至福清玉塘村,元益公第十世孫吳從師公明洪武二十年自福清玉塘遷居廈門石潯村,至今歷二十二代,繁衍最快的為泰伯公第一百零五代。
為了使這次修譜工作順利而圓滿地完成任務,要求大家必須同心同德,共同成就這一家族事業(yè)。希望大家充分利用當今信息、交通之便,將修譜信息廣為傳播,并通過親戚、朋友、鄉(xiāng)親、熟人、短信、微信群、網(wǎng)站等多方面關系與傳播方式,廣泛宣傳我們的宗旨以共赴使命,共圓譜夢。

    據(jù)老譜記載,1930年(民國一十九年)吳在帶公主持編修族譜,至今90年來有不少宗親因多種原因遷出石潯、在外發(fā)展的石潯吳氏難計其數(shù)。 (據(jù)了解,離潯外遷的有: 廈門市區(qū)石潯街、石潯巷、打鐵街、開元路、擔水巷、袁厝、將軍祠,同安吳厝、塔林下、后村、城內(nèi),泉州、漳州(宗親會長石潯藉),浙江溫州、蒼南、洞頭,廣東南澳,廣西桂平,臺灣臺北、高雄、臺中、澎湖(宗親會會長石潯藉)、金門、臺南將軍鄉(xiāng)、彰化大城鄉(xiāng)、福興鄉(xiāng),香港、澳門、越南(宗親總會會長石潯藉)、東南亞等國家。)
    修譜建祠祭祖宗,為氏族之要務,為族人之天職,為做人之良知,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是飲水思源、實現(xiàn)家族團結乃至民族團結、炎黃子孫認同的重要途經(jīng)。
    為使這次修譜工作達到圓滿成功的目的,為使我們這代石潯人不負祖宗、無愧后代,希望凡我石潯吳氏都積極參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互相轉告,提供所需信息,盡最大的努力避免遺漏與差錯,編纂出一部高質(zhì)量的《石潯吳氏族譜》,以告慰祖宗傳芳后代。
    祝石潯吳氏繁榮昌盛、萬載興隆!

聯(lián)系人:
    吳慶強 吳祖欽 吳金榮 吳國禎
 
                             石潯吳氏修譜委員會
                             2021年1月 31 日
上一篇:四川省鄰水縣柑子鎮(zhèn)金鼓村2組65號吳賢恒水滴籌
下一篇:致泰伯吳氏祖地宗親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