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吳氏名流(36)
永遠不朽的豐碑 千古不滅的英名
記革命先賢——吳罡將軍
革命先賢吳罡(音:剛)將軍(以下尊稱為:吳老),
1917年出生在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張秀屯鎮(zhèn)侯冢(音:腫)村,2011年4月14日在北京仙逝,享年94歲。
1932年,吳老在冀縣第六師范附屬高小讀書,1933年入該師范附屬初中讀書。1935年參加該校學生救國會,通過罷課等活動支援學生運動;1936年升入該校后期師范班讀書。
1936年9月,吳老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七七事變”后,在棗強縣做農(nóng)村黨支部工作,并參加中共衡水武邑(音:亦)工委的民先隊員訓練班相關工作。1938年5月,任中共棗強縣委組織部部長;1939年8月,任中共棗強縣委書記;1940年8月,赴太行山北方局黨校學習;1941年11月,任中共冀南區(qū)六地委組織部部長。1947年2月,調(diào)任冀南獨立五旅政治委員(以下簡稱為:政委);吳老參加豫北攻勢、進軍大別山、開辟桐柏第三軍分區(qū),參加解放鄧縣、襄樊、宛西等戰(zhàn)斗;同年9月,任晉冀魯豫第10縱隊29旅政委。同年12月,任桐柏軍區(qū)第三軍分區(qū)副政委、中共三地委副書記。1948年8月,任三地委書記、三分區(qū)政委。1949年3月,任中原軍區(qū)58軍173師政委,兼任剿匪工作委員會書記。
1950年12月,率師直屬隊組建中南軍區(qū)(南海艦隊前身),任政治部主任;1953年3月,改任中南軍區(qū)海軍干部部部長;1954年8月,任海軍政治干部學校政委、黨委書記。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58年10月,任海軍指揮學校政委、黨委書記。
1961年,晉升海軍少將。1963年4月,參加高等軍事學院在職學習。同年9月,任海軍政治學校政委。
“十年特殊時期”(1966——1976年)中受到迫害,1979年底恢復名譽。1981年5月,任海軍學院副政委;1982年8月,任海軍副政委兼紀委書記。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7年3月離休。
198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紅星榮譽勛章。曾獲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紀念勛章。
吳老,您的一生孜孜以求,為人民共和國樹起了一塊永遠不朽的豐碑,豐碑上有您熠熠(音:益)生輝、千古不滅的英名!
吳忠祥搜集整理于云南昆明
2024年3月17日
作者簡介:
吳忠祥, 名禎祥、字銘;1952年4月生,湖北通城縣大坪鄉(xiāng)易畈村人,大專文化。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本村當“鄉(xiāng)村醫(yī)生”,后在咸就讀,畢業(yè)后在咸寧地區(qū)(市)衛(wèi)生局(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工作至退休。因勤于筆耕愛好寫作, 而被巜中國中醫(yī)藥報》聘為駐地記者,被《湖北日報》國家?guī)w健康報》及省市多家媒體聘為通訊員。其利用業(yè)余時間免費為全市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的工作“鼓與呼”;工作三十年間,在上述報刊雜志發(fā)表文章200余篇,有多篇作品在一些報刊或?qū)n}征文中分獲二、三等和優(yōu)秀、鼓勵等獎項。退休后,咸寧市衛(wèi)生局鼓勵并支持其編輯出版《衛(wèi)生情結(jié)》吳忠祥作品集一書。

 圖文:吳忠祥
編發(fā):黎 曙
審稿:吳小艾
審核:吳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