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吳訊)2020年12月3日(農歷庚子年十月十九)上午,碧空如洗,環(huán)山如黛,水墨丹青。在安溪縣新更名的長卿鎮(zhèn)三村村,彩旗飄飄,紅燈凌空,鼓樂齊鳴,一派喜氣!這里正在舉行盾公肇基嶺后千年慶典。

    嶺后吳氏始祖盾公,是開發(fā)安溪最早的吳氏先賢之一,他為避水患,于北宋乾興一年(公元1022年),毅然從毗鄰縣城的吳埔,一路跋山涉水,翻山越嶺,來到金田鄉(xiāng)還集里(今長卿)岐山腳下開基。
    嶺后吳氏的淵源,派系出于東晉濮陽人,以清廉名垂史冊的清官,廣州刺史、金紫光祿大夫吳隱之。2019年,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特別以《吳隱之不易其心》為題,專門刊載了吳隱之清廉為官的事跡。1500多年來,吳隱之的淡泊明志、志存高遠的精神,一直被后裔崇拜和傳承。
 
參加當日慶典的有嶺后祖祠播遷至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上饒市廣豐區(qū)、南平順昌縣、三明永安市、龍巖漳平市、永春岵山吳坂、南安金淘吳坂、及安溪境內桃舟蓮地、祥華祥地、西坪陽星、尚卿銀場、魁斗半侖等地的各支系代表及安溪各地宗親代表270人;還有泉州吳氏大宗祠秘書長吳友平宗長等一行10人;泉州黃龍族宗親代表一行45人;安溪吳文化研究會會長吳偉忠率執(zhí)委會成員一行12人;來賓共約350人。


    上午十一時許,慶典大會開始。賓主歡聚一堂,主持人逐一邀請嘉賓代表及嶺后各分支代表到主席臺就座。
     

第四個議程:安溪吳文化研究會、安溪吳氏宗親聯(lián)誼會會長吳偉忠致賀詞。

吳偉忠在致辭中說:
    千年前,隱之公后裔吳盾公跟隨祖父源榮公,從南安瀨水頭開基安溪城郊吳埔,在當時以傳統(tǒng)農耕而生存的落后的生產(chǎn)力條件下,盾公和兄長喜公高瞻遠矚,為后世著想,為避水患,分別遷離近水又地勢低洼的吳埔,喜公一脈輾轉德化、永春,安溪五羚、磐山、石門以及省內外;盾公一脈肇基長卿三村嶺后,后裔播遷多卿、祥地、陽星、半侖以及省內外。至今,三村嶺后吳氏,在村里建有鎮(zhèn)卿祠,供奉遠祖、名揚史冊的大清官吳隱之公。
    三村毓秀,嶺后鐘靈 。千百年來,嶺后吳氏秉承泰伯“至德”精神,并在吳隱之“淡泊明志、志存高遠”品格的熏陶下,廉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耕讀傳家,詩書繼起,人才濟濟,代有賢人。經(jīng)不完全統(tǒng)計,嶺后吳氏在安溪境內宋代至民國,有職官10人,其中,二品1人、五品2人;新中國建國后,有處級4人、科級18人;高級職稱人員10多人;博士6人,碩士19人,本科300多人。因此,嶺后吳氏成為安溪眾多吳氏支系中名副其實的名門望族。正是:肇基嶺后竹松茂,后昆鳳起振家聲。
    今天嶺后吳氏終于枝繁葉茂,瓜瓞綿綿,人才輩出,成為安溪吳氏一大望族。盾公的功德如岐山之樹,萬古長青;盾公的恩典似后墘溪水,源遠流長。
    吳偉忠說:千年慶典蜚聲遠,萬裔同心族運昌。讓我們以盾公肇基嶺后千年慶典為契機,緬懷先人創(chuàng)業(yè)維艱的祖德宗功,繼承先賢無比珍貴的精神遺產(chǎn),樹立吳氏謙讓開拓的文化自信,在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及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守望相助,和諧共生,綠色發(fā)展,振興鄉(xiāng)村。為建設美麗的山水茶鄉(xiāng),,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繼續(xù)奮斗!
    第五個議程:進行授匾、接匾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