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19日,“中國作家駐村計劃——和美文化發(fā)現(xiàn)鄉(xiāng)村之旅”(第一期)駐村作家走進普洱。著名詩人、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田禾作為駐村作家,與20余位普洱本土作家、詩人展開座談,并沉浸式體驗普洱的慢生活。

田禾是中國當代重要的鄉(xiāng)土詩人,語言風格鮮明,詩歌成就備受認可。座談會上,他回顧了自己從12歲開始學習古體詩,到1984年轉向新詩創(chuàng)作的寫作歷程,分享了數(shù)十年來的創(chuàng)作心得。現(xiàn)場氣氛熱烈,普洱本土作家踴躍提問,圍繞詩人與故鄉(xiāng)的關系、“現(xiàn)實體”詩歌的創(chuàng)作思考、意境的營造,以及如何寫出“空靈”而不“空洞”的詩作等話題展開交流。田禾不僅分享了具體的寫作技巧,也鼓勵在座的基層作者要堅持寫作,多看、多讀、多思考,注重錘煉語言,形成自己的風格。詩要追求“空靈”,但不能“空洞”,語言要有畫面感。與會者紛紛表示收獲豐富,意猶未盡。

活動中,田禾一行還走訪了思茅工業(yè)園區(qū)愛伲咖啡工廠、北歸咖啡、南島河村有風咖谷等地,與咖啡廠長、咖農和品牌主理人深入交流,以詩人的視角,感受普洱咖啡產業(yè)如何帶動鄉(xiāng)村蝶變、助力咖農增收。

此外,還走進那柯里、思茅老街、茶馬古城、老爪箐等地,體驗了“老城即景區(qū),旅游即生活”的煙火氣息與文藝氛圍。在昕藝咖啡、第二茶世、八本致祥等茶咖空間,品鑒了風格各異的茶咖飲品,了解思茅區(qū)以“微改造”盤活資源,推動“一企業(yè)一莊園,一園一模式”的創(chuàng)新實踐。大量年輕人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為傳統(tǒng)注入新活力,讓“左手咖啡右手茶”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成為城市的獨特底蘊。
作為“中國作家駐村計劃”的一員,田禾表示,將把茶咖文化所傳遞的城市活力與人民幸福感,融入未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用詩歌記錄這片熱土上的時代新貌,拓展人們對“飲茶品咖”的詩意想象。
作家簡介
田禾,本名吳燈旺,一級作家,湖北作協(xié)第六屆主席團副主席。已出版《喊故鄉(xiāng)》《野葵花》《鄉(xiāng)野》《窗外的鳥鳴》《田禾詩選》等中文詩集17部,出版俄文、德文、日文、韓文、蒙文、阿拉伯文、土耳其文、波斯文、格魯吉亞文和英文印地文雙語等外文詩集10部,散文集《紅葉的私語》、詩歌評論集《有關讀詩和寫詩》。詩歌被選入400種中外重要詩歌選本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等編輯出版的6種大學語文教材。曾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詩刊》華文青年詩人獎、徐志摩詩歌獎、《十月》年度詩歌獎、《揚子江》詩學獎、劉章詩歌獎、聞一多詩歌獎、《芳草》雙年十佳詩人、2013年度十佳青年詩人、2018中國十佳當代詩人、湖北文學獎、湖北省屈原文藝獎等40余種詩歌獎項。

圖文:趙勁然 張新立
編發(fā):吳曉婉
審稿:吳小艾
審核:吳合林
下一篇:已經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