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新洲勝公支《吳氏宗譜》
吳忠強(qiáng)(榮祥) 整理
【譜 名】:吳氏宗譜
【卷 冊(cè) 數(shù)】:十六卷含首一卷,十六冊(cè)
【譜 籍 地】:武漢市新洲區(qū)
【堂 號(hào)】:至德堂
【始 遷 祖】:吳勝
【撰修年代】: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
【版本類型】:鉛印本,線裝
【纂 修 者】:吳之濱等
【內(nèi)容摘要】:
始遷祖吳勝,原籍江西饒州府樂平縣,生子玄一、文三,勝公長子玄一在江西身故,生一子世英。明洪武初年勝公同妻龔氏,率次子文三,長孫世英、女兒壬姑、女婿高宏正,自江西饒州府樂平縣白馬渡古樓埠斷橋村遷居湖北黃州府黃岡縣上伍鄉(xiāng)(今新洲舊街烏石山)栗林崗擇業(yè)定居。
壬姑無出,以侄世英為嗣,勝公長孫世英一支改姓為高,后代復(fù)姓吳,因原居吳勝大塆之東,按地理位置劃分,世英之后為東分,文三之后為西分。
此譜為勝公次子文三后裔,西分之譜。
勝公次子文三,葬吳塘烏鴉墳,妣陳氏,生子六,長必通、次必顯、三必榮、四必華、五必富、六必貴。六人后世分為六大房,又分十甲。
長房必通,妣陶氏,生道忠、道貞二子,后裔為十甲;
二房必顯,妣方氏,生二子。后裔為三、八、九甲;
三房必榮,妣高氏,生一子,后裔為五甲;
四房必華,妣萬氏,生一子,后裔為四、六、八甲;
五房必富,妣易氏,生一子,后裔為一甲;
六房必貴,妣方氏,生一子,后裔為二甲。
卷首敘文二篇、戒亂倫文、戒與吳世英開親文、新修宗譜報(bào)單規(guī)條、公議續(xù)譜首領(lǐng)名目、百世圖、老次三宗派歌、譜贊詩、通族十甲總圖、托夢(mèng)文、宗祠圖、二世祖妣墓志、祝文、祭田畝數(shù)、新置陽宅陰基圖;卷二至卷四長房必通公支下至東字派分支十甲世系;卷五至卷六為二房必顯公支下至東字派分支九甲世系;卷七至卷八為二房必顯公支下至東字派分支三甲世系;卷九為為二房必顯公支下至東字派分支八甲、九甲世系,三房必榮公支下至東字派五甲世系;卷十至十二為四房必華公支下世系至東字派四甲、六甲世系;卷十三為四房必華公支下至東字派八甲世系、五房必富公支下至東字派一甲世系;卷十四至十六為六房必貴公支下二甲世系。
勝公支系原譜無存,唯留康熙三十七年乙卯(1675年)魯瞻公手記本房墨譜一卷,乾隆乙卯(1795年)根據(jù)魯瞻公墨譜,收集各房世系,創(chuàng)修族譜。后合族于咸豐戊午續(xù)修,此次為光緒丁亥(1887年)再次續(xù)修。
書名據(jù)版心、書簽、書名頁、目錄、卷端題。
散居地:武漢市新洲區(qū)周邊。
【字 派】:
二世起:文必道吳以,吳大弘一東。令吳世從先,定在國之中。(注:“吳”指單名)
二續(xù)派:臨觀蒙履泰,恒升豫艮同。革鼎咸睽晉,家澤復(fù)隨豐。
三續(xù)派:仁為良善統(tǒng),義妙化裁工,禮習(xí)妙辭讓,天懷智信融。




上一篇:民國黃岡培源堂《吳氏宗譜》
下一篇:1989年新洲勝公支《吳氏宗譜》
貴州遠(yuǎn)口吳氏總祠暨遠(yuǎn)口泰伯書院工作研討會(huì)
2021-01-21
2020-12-07
廈門吳氏委員會(huì)前往同安區(qū)洋厝埔村召開《廈門吳氏統(tǒng)譜》編撰工作會(huì)
2020-12-28
202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