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監(jiān)利至德堂克恭公支《吳氏族譜》
吳忠強(榮祥) 整理
【譜 名】:吳氏族譜
【卷 冊 數(shù)】:存五卷首一卷,六冊
【譜 籍 地】:監(jiān)利縣
【堂 號】:至德堂
【一 世 祖】:吳克恭
【撰修年代】: 民國十二年(1923年)
【版本類型】:刻本,線裝
【纂 修 者】:吳立濱、吳本瀛、吳本源、吳本梓等
【內(nèi)容摘要】:
遠祖: 后稷, 帝嚳之子,軒轅氏之元孫。堯帝時為農(nóng)師,有功封于邰。十七傳至泰伯, 封于吳,子孫以國為姓。泰伯十八傳至季札,居于延陵,季札三十九傳到六微(應為少微),居新安休寧,少微二十二傳到豫公遷化生橋,豫公曾孫淑公遷居信州府戈陽縣長里墩,淑公六傳至霖公,霖公宋建炎間自信州遷南康建昌縣(今永修)新城鄉(xiāng)梧桐墩,為永修大塘始祖。霖公九傳至至大。志大生子三:天福、天民(落籍興國州)、天才(落籍蘄州)。長子天福,元末避紅巾軍亂,落籍麻城。妣張氏,生四子:啟泰(字省一,居湖南西塘)、啟春、啟賢(字省三)、啟箴(字省四,奉父終處)。天福次子啟春,更名愈,字省二,官兵部侍郎,攝政襄陽,官封萬戶侯,靖節(jié)死,葬襄陽府臥龍巖。妣張氏,生克明(落籍杜家垸)、克恭、克達(后未詳)、克顯(住江陵龍湖馬鹿洲)。次子克恭洪武元年落籍監(jiān)利大興西洲垸,此譜以克恭為一世祖。
克恭生一子賢三,賢三生子繼,繼生子欽圣,清圣生四子興富、興源、興貴、興美,后裔分老四大房。老長房興富生三子:清、洪(無傳)、淇(無傳);老二房興源生倫(無傳)、明;老三房興貴生子銀;老幺房興美生子彥(無傳)、贊。四房后裔分居西洲、吳家橋、竹草園、磯頭嶺、董家巷、官屋坮等處,之后又各有分遷。
老二房六世明公生敘聰、敘舜,敘聰生寬、容,寬公后為又長房,容公生四子廷樟、廷枋、廷楹、廷梓,之后又分為再長房、再二房、再三房、再四房。明公次子敘舜之后為少二房。
卷首修譜名目、五服圖、祖像、墓圖、論、記、詞、歌、序、跋、約據(jù)、祠堂圖、派行、家規(guī)、禁戒文、凡例、傳序、傳贊等;卷一為后稷至克恭公源流世系及始祖五代世系;卷二為始祖克恭到五世世系,老長房、老二房、老三房、老幺房六到十世世系,及老長房十一至十五世世系;卷三為老二房房下六房十一至十五世世系;卷四為老三房十一至十五世世系;卷五為老幺房十一至十五世世系。
該譜為民國癸亥續(xù)修,海文堂李海山梓。此譜不全,疑缺卷首下序、傳、贊部分;另世系部分只記錄到十五世,最晚記事至咸豐間,缺至修譜時間民國十二年間的世系,即各房十六世之后至二十一世立字派的世系。
散居地 : 湖北省監(jiān)利縣、石首市周邊。
書名據(jù)書衣題及版心題編目。
【派 行】:
1世:克,2世:賢,3世:單名,4世:欽,5世:興,6世:單名,7世:敘,8世:單名,9世:廷,10世:單名,11世:顯(應),12世:單名,13世:朝(居),14世:單名,15世:天(相),16世:嘉(位)。
注:5世起至14世按一雙一單混合取名,雙按派行,單不限。乾隆五十六年,克明、克恭兩房始合派,11世起,與括號中的派字可相互選用。
同治十一年原續(xù)派行(17世起):
一本宜敦立,遵先道大光。傳家惟作述,經(jīng)國在忠良。
民國十二年復續(xù)派行:
孝友存宗祖,詩書定熾昌。懋修崇德義, 永世慶安康。




上一篇:蘄州獅子口道靖公支《吳氏宗譜》